占地足有三亩地的大场院上,积雪早已被扫得干干净净,昨晚看到的那辆解放大卡车就停在场院的另一头,场院正中间摆放着几张从老乡家里抬来的桌椅板凳,上边扯起一长溜红色条幅,上边写着“鹤城一重厂下乡宣传队”字样。
场院周围,黑压压全是十里八村赶来看热闹的老百姓,虽然雪后天气嘎嘎冷,一个个冻得直跺脚,但仍然影响不了他们看热闹的心情。
虽然站在最外一层,但孙建平凭借个子高、视力好的优势,轻松看到桌子前坐着的一排“领导”。
居中一人,方鼻阔口,相貌俊朗,孙建平眯起眼睛仔细一看,心里咯噔一下!
这不是……
一重厂的那个王主任
王玉梅和王玉竹之爹!
没想到这么快就又“见面”了!
就在这个时候,王主任站起来,清清嗓子,用略带口音的普通话说了两句,现场顿时响起一片掌声。
“还真是省里来的……”孙建平抱起小伍月,让她骑在马背上,小丫头好奇打量着里面的人,忽然压低声音,“哥哥,有个姐姐真好看!”
“在哪呢”孙建平眯起眼,在一众穿着绿军服的女演员里搜了一圈,一皱眉,“净扒瞎!”
“嘻嘻……”小伍月笑得十分开心。
一个省里来的领导讲完了话,桌椅板凳撤下,文艺汇演正式开始。
“下面请欣赏舞蹈《大海航行靠舵手》!”一个梳着齐耳短发的报幕员跑上台,用清脆的声音向观众们喊道。
一群穿着绿军装,戴着红袖箍的红男绿女们跑步冲进场院,举着红旗,在乐器的伴奏下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看得孙建平脑瓜仁疼。
翻来覆去就这么几个节目,他连台词都能倒着背下来了!
来点新花样啊!
一曲终了,接下来是演了八百遍的老剧《白毛女》,看得小月月都直打哈欠!
“哥哥,他们是不是只会演这几个啊”小丫头捏捏孙建平的手掌心,小声问道。
“我看也差不多……”孙建平有些后悔了,早知道翻来覆去就这么几个,我还不如不来了!
不过在于圩子村,村民们一边看《白毛女》一边笑,笑得其余村屯的老百姓莫名其妙。
这于圩子的人是不是都喝傻老婆尿了
《白毛女》演完,又是《智取威虎山》,此时站在人堆里扯着脖子看演出的张子义脸色很不太自然。
“这不扯犊子么,威虎山的篱笆扎紧了,还能让杨子荣混进来”
“这座山雕也是个棒槌!要是我……”
“别哔哔了,看戏也堵不住你们的嘴!”
然后是《沙家浜》、《红旗谱》等剧目,虽然看了好多遍了,但是大家仍是兴致勃勃,一个劲的喊着再来一个!
王主任坐在一边,很满意群众们的反响,不过该演的剧目也都演完了,他走去和省里来的领导嘀咕几句,领导皱着眉,思索半天,勉为其难的点了下头。
“下面请欣赏二人转《西厢记》,表演者陈家明、崔凤兰!”
一听说崔凤兰的名字,围观老百姓一片叫好声,孙建平眯着眼睛看着从场院外边绕进来两个穿着古装戏服的男女,都画着浓妆,看不清本来面目。
《西厢记》本是东北乡村最流行的二人转曲目,不为别的,只因为其中包含不少荤腔黄调,虽然两人唱的是纯净版《西厢记》,不过每到关键时刻,也会引来群众一片片哄笑声。
孙建平打了个哈欠,这个时代的娱乐节目少之又少,内容也是千篇一律,老百姓只能在看与不看之间做选择。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这个时代,不看演出也不行!
不看意味着你这个人觉悟不高!有问题!
要是这顶大帽子扣下来,足够让每个人都喝上一壶,所以每当有演出的时候,大家伙都成群结队,浩浩荡荡跑来看。
“建平瞅见没,那个女的,崔凤兰,就是崔大屁股的闺女,前阵子要给你保媒的!”张子义靠过来,从口袋里抓出一把瓜子嘎巴嘎巴的嗑,指着场院里正在唱戏的浓妆女子,说道。
孙建平把手伸进张子义的大衣兜,抓了一把炒熟的瓜子,眯起眼睛看了看那个女子。
妆画得太浓,看不清本来面目,但看身段不错,前凸后翘,倒是继承了她老娘的血统。
“咋样合你心思不,要不我帮你说道说道”
“还是留给你家老大吧!”孙建平笑笑,倒是很纳闷崔凤兰怎么跟崔玉芬一个姓,莫非这里面还有什么故事吗
崔凤兰的《西厢记》唱得很一般,但是看惯了样板戏的老百姓仍是回味无穷,等到一曲终了,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纷纷嚷嚷着再来一个!
“同志们,各位农民兄弟们,刚才的表演好不好看”王主任站起来,走到场院正中,清了清嗓子,挥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