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游戏竞技>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35章 一个相对复杂的算法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5章 一个相对复杂的算法(1 / 2)

听到常浩南给出肯定答复的一瞬间,郭立强原本紧绷着的表情骤然舒展开来,人也明显放松了不少。

毕竟,这个项目绝对是个大活,如果能落实下来,那对于他们航天技术研究院的导弹部门来说无异于泼天的富贵砸头上。

估计到他退休之前都不用再为愁项目问题犯愁。

“不过常总,我这目前还只是个想法,之前几天等科工委回复的时候,稍微做了一些执行层面的初步研究,但是…时间太短,也没什么实质性的进度。”

说这话时,他才察觉到,就刚刚等着结果的十几分钟功夫,自己身上竟然已经出了一层汗。

九月初的川省确实还有几分“秋老虎”的意味,但是这间屋子地处背阴还通风良好,显然不完全是热的。

常浩南微微颔首,这才重新把刚刚被推到自己面前的几份资料拽到近前,仔细翻阅起来。

正如刚刚郭立强所说,他在定位和导弹控制算法两个部分确实着墨不多,毕竟这两個部分已经涉及到理论领域,对于一般人来说不可能只靠干想就得出什么结果。

但他还是对于这套多源组网探测系统的使用方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设计。

比如载机平台打出的两发“探测弹”,应该选择尽可能不同的弹道,连同载机本身一起,从多个角度逼近目标所在的大体位置,以捕获长度尽可能大的有效信号数据,实现对目标的全域精确探测。

不过,这也意味着传统空空弹那种直来直去、高抛俯冲的弹道完全不再适用,需要参考对地导弹的一些弹道特征才能满足战术要求。

另外就是,哪怕有了定向的数据传输系统,这一机两弹终究还是三个独立个体,而且还处在飞速的相对运动之中,要如何把互相之间捕捉到的、未必连续的雷达信号给“组合”或者说“拼接”起来,也是个不小的问题…

“不错…不错…”

常浩南一边视线飞速掠过纸页上的文字,一边在心中暗暗对这段内容表示肯定。

短短几天时间,郭立强就已经抓住了比较重点的两个问题。

之前他跟对方只能算点头之交,没想到确实有点子墨水…

对于常浩南来说,看一篇好的技术文献,感觉不亚于古代那些文痴读到一篇传世名作。

所以也不免有些兴奋,尤其翻页时的动作也大了不少。

然而就当他准备看看再往后的内容时…

哗啦——

显然,这份报告,它烂尾了。

常浩南心中发出了和当初罗杰·埃立诺教授几乎相同的感慨:

“怎么到这就没了?”

不过最后还是绷住了。

对于一项研究来说,提出问题的重要性至少不亚于解决问题。

郭立强能写到这一步,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毕竟,如果后面的内容都能补上,对方压根也没必要不远千里地过来找他。

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常浩南从笔筒里抽出一支笔:

“我刚才简单梳理了一下整个机弹组网探测系统的工作逻辑。”

郭立强过去没跟常浩南正经共事过,但也看得出,这是大佬准备发力的姿态,于是当即把屁股下面的凳子稍微挪近了一些。

“首先,是用机载无源探测系统对敌方超远距离目标或低可探测度目标进行预警探测和粗定位,给载机发射导弹提供初始信息。”

常浩南的画功这两年进步不小,但仍然处在简笔画plus的水平,干脆画了个框框来代替:

“然后,采用载机与2枚以上主被动复合制导空空导弹联合组网,进行高精度无源探测,这一步,我认为需要借助时差定位技术和滤波算法获得目标的精确位置信息,为远程空空导弹提供中段制导信息。”

“诶?”

郭立强的表情一滞:

“时差定位法?”

他之所以如此惊愕,并不是因为这个算法多么新鲜。

正相反,是因为太不新鲜了。

所谓时差定位(TDOA),就是是利用多点接收到的电磁辐射信号到达时间差对辐射源的方位和距离进行确定。

实际上,在歼轰电7上面,无源定位用的就是这套逻辑。

只不过那上面的“多点”是左右两个吊舱,本身距离非常近,所以误差很大。

现在的多点是一架飞机和两枚导弹,距离几十上百公里,定位精度自然也就上来了。

所以这个思路实在过于直接,甚至让郭立强觉得好像不应该是由常浩南想出来的。

“是啊,时差定位法。”

旁边的常浩南反而也被他的反应搞得有点懵,愣了一下之后才点点头:

“这应该是最合适的算法了,郭工…肯定也听说过…”

话说到最后,甚至带了点不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