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哥。”
今天王明要下乡采购,苏云则要跟着他一起下乡去学习一下采购流程。
“王哥,咱们今儿个要去哪啊?”
“去秦家村,就在四九城的郊区,咱们今儿个运气不错,正好厂里车队今天出车路过那里,咱们可以蹭一趟顺风车,也省的咱们还得走过去。”
两人站在厂门口,被清晨的寒风吹的瑟瑟发抖,李大爷看不下去了索性将两个人邀请进了他看门的小屋里,屋子里有火炉,俩人一边烤着火一边跟李大爷闲聊,时间过了不知多久,大门外终于传来一阵汽车的喇叭声,俩人这才从屋里走出来上了车。
“小王,这是谁啊?”
司机是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刘哥这是苏云,我们科新来的采购员,这次是来跟我去乡下学习学习工作流程的。”
“苏云,这是刘明辉,咱们厂车队的。”
“刘哥。”
苏云从兜里掏出烟来给刘明辉递了一根,这些开车的司机十个有九个都有烟瘾。
果不其然刘明辉见到香烟立马变得喜笑颜开,原本沉默寡言的他也变得话多起来。
刘明辉拿火柴的时候苏云发现他居然随身带着枪!苏云一直生活在一个禁枪的时代还是头一次直面这种东西。
“刘哥,你怎么还带着枪啊?”
“你说这个,这是用来防身的。”
“咱们车队的工作风险这么大吗?”
苏云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在他的印象里司机不就是开开车吗,怎么还要带枪?
“对啊,这一路上有不少车匪路霸,你要是不带上这东西保不齐就让人把你给抢了,咱们车队有时候会运送一些机密文件,这枪都是厂里发给我们的防止被抢。”
说到这刘明辉就打开了话匣子,开始跟两人讲起这些年在车队的经历,其内容之丰富足以写上一本小说了。
“我们车队的老师傅之前给我讲过一个他的亲身经历,大晚上他们在路上开车,突然不知从哪飞过来一块石头就砸车玻璃上,多亏了车开的慢,要不然他可就回不来了。”
说到这刘明辉脸上一副多亏不是我遇到的表情,苏云听完故事也对这个时代有了更多的认识。
很快俩人就来到了四九城外的秦家村。
“刘哥,给。”
王明给刘明辉扔了两盒烟这才带着苏云下了车,轧钢厂的这些司机平素最喜欢让采购科的人蹭顺风车,因为出手大方。
两人迈开大腿,不一会儿便来到了村里。
穿过村子,很快来就到村中一处红色木门前面。
“砰砰砰……。”
王明敲响了院门。
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急急忙忙的从屋里跑了出来。
看到是王明之后脸色一喜:“王采购,你来了…”
“嗯…刘婶,这不一周多没来了吗,家里有多少鸡蛋了?”
王明看着眼前的妇人问道。
刘婶点头,“你来的正好,今天刚好凑够二十个。”
说话间,将王明邀请进来家里拿出鸡蛋。
刘婶是王明的老路子了,他们这些采购员在乡下都有这种路子,每次乡下采购都是直奔这些地方又省时又省力。
不多时刘婶端着一个小筐,王明打眼一扫,不多不少刚刚二十个,心里一盘算,一会自己再跑上几家说不定还能提前回去,不由得心中暗喜。
“一个鸡蛋五分钱,二十个总共一块。”
轧钢厂给的采购价格是一毛钱一个,这才第一家王明就从中赚了一块钱,难怪大家都说采购员油水足。
王明从兜里掏出一块钱放到刘婶的面前,能买这么多钱刘婶也是十分开心的。
“王采购员,我不识数,也不会算账,不过俺相信你,就是那个钱,直接给俺粮票好不好?”
“行。”
王明自无不可,反正花什么都是厂里的回去找厂里报销就是了。
这个年代买东西确实是要凭票的,买粮需要粮票,买肉需要肉票,买个收音机也有收音机票,没票有钱都花不出去,所以各种各样的票据同样是硬通货。
王明从兜里掏出三斤粮票递了过去,随后又看见了刘婶鸡窝里的母鸡,想起自己怀着孕的妻子于是就起了心思:“刘婶,你家的鸡卖吗?”
“不卖!”
刘婶脸色一黑,马上拒绝道:“那可是能下蛋的母鸡呢,怎么能卖……。”
王明知道不太可能,刚才也只是随口一问。
这个年代大家都困难,母鸡能下蛋老百姓没人舍得卖,说句不好听的,农民家里的鸡有时候比一个人挣得都多。
四合院里秦淮茹一个月二十七块五,要养家里六个人,日子过得几乎都要过不下去了。
那还是在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