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想从人烟稠密的顺天府,做到悄无声息来到通州,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什么狗血倒灶的意外也没出现在鞑靼军身上。
自鞑靼入关后,第二天的中午,朝廷就收到了有大规模骑兵朝京师奔来的消息。
徐嵩第一反应就是北虏南下。
“首辅大人,据传回京师的消息,见到那支人马的百姓都说马匹极多,远远望之,烟尘蔽天,这绝对是万人以上的队伍!”
“以此观之,必是北虏无疑!”
此时正在内阁禀事的户部湖广司郎中夏国孝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徐阁老,若是鞑靼人南下,那走宣大一线岂不防备更弱?往年北虏可都是从怀柔、顺义一带南下,打朝廷个措手不及!那若这些兵马是北虏,那岂不是舍近求远,智者所不为?”
夏国孝是吴兴邦的门生,也是这次秦党被打击后,吴兴邦提拔的人之一。
夏国孝知道在内阁,军事方面的问题首推徐嵩。
但之前他就曾在吴兴邦府上说过,如今徐嵩身为次辅,在事权方面,要进一步将他削弱,省得徐嵩对首辅之位产生觊觎之心。
所以,徐嵩刚刚开口,夏国孝就跳了出来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虽然他可能心里也觉得徐嵩的分析是正确的,但只要敌人一天没有兵临城下,沿途卫所一天没有把准确的消息传入京师,那他就要为了反对而反对。
有时候,朝廷大员们处理起事情来就是这么
可笑。
徐嵩也知道对方是什么居心,所以并未回答,反倒是杨博做了个和事佬:“夏郎中,这时候的首要之事,可不是争论这支人马的来历。”
说到这,他看向吴兴邦和徐嵩:“吴阁老、徐阁老,你们看,这种情况,要不要关闭城门?调京营进城?”
吴兴邦脸色一变道:“事情还没有搞清楚便直接关城门调兵,这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万一是边镇兵马调动,咱们岂不是闹了个笑话?”
“关键是,这都多久了,如果是北虏,沿途的卫所早就禀奏了!”
是啊,事情还没搞清楚就要关城门,调京营入京,这会让百姓惶惶不安的。
万一到时候闹出个笑话来,朝廷的脸面何在。
再说了,关门、调兵,这两件事,全都要至正帝首肯才行,不然谁敢下令?
徐嵩此刻早已心急如焚,他不悦道:“首辅,沿途卫所不报,正说明虏寇狡猾,绕开卫所,准备趁我不备。”
“还有,兵部是我管着的,边军调动,我全都知道。顺天府附近的蓟镇、宣府绝对没有这么大规模的人马调动!”
夏国孝点了点头道:“没错,下官也觉得是北虏,但现在情况都没搞清,几位阁老该怎么跟皇上交代啊!”
一句话,顿时让房中众人全都不说话了。
杨博发牢骚道:“我这才离京几年,这些卫所真是愈发不像样了。贼人都已经到了眼皮子底下,竟然还没有个准信。
”
徐嵩道:“不能再等了,虏寇马上就要抵达通州,通州仓有大量粮食,我们必须派兵去拦住他们!”
“我们现在就入宫求见皇上!”
夏国孝仍然反对:“那兵部调兵去通州即可,下官觉得还是不要惊动城中百姓为好!”
“你……”徐鹤对夏国孝的胡搅蛮缠很是不悦,刚准备不顾吴兴邦的脸面申斥于他,谁知这时姚纯臣匆匆赶了进来。
他见几个阁老都在,忙将原本想向徐嵩汇报的紧急军务,转向了吴兴邦。
他一躬身对吴兴邦道:“首辅,时在遵化的京卫指挥同知徐鹤来信,说昨晚北虏入寇,南下没有走老路,他预计虏寇为了出其不意,可能先南下走玉田,然后折转向西走香河、通州,最后出现在京师东侧朝阳门一带!”
姚纯臣说完,整个房内鸦雀无声。
大家都在等消息,然后借着等消息的时间扯皮。
谁知,多少朝廷自立国以来就拱卫京师的卫所没有消息传来,反倒是刚刚裁汰老弱、编练新军的龙骧卫、豹韬卫传来了消息。
而且,他们还是这沿途卫所中,驻地距离北京最远的兵马。
吴兴邦脑海中一下子就闪过徐鹤那张脸。
说实话,心中五味杂陈。
但夏国孝脑子转得颇快,直接把功劳拦在吴兴邦的身上。
“太好了,恭喜首辅大人,贺喜首辅大人,首辅大人慧眼独具,会试点中徐侍读这样的人才,如今北虏入寇,徐侍读当立
头功,首辅大人也有荐举之功!”
够无耻的。
但大家不会这时候提出质疑。
现在狼真的来了,吴兴邦心里也很慌。
以往他作为次辅,什么事都不用自己定夺,但如今他做了首辅,一时间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