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1章 似曾相识(2 / 2)

一年多,所以计划也做出了不小改变。

初步还是打算在018年左右发射,用嫦娥三号的经验一次性把绕火卫星、着陆器、巡视车一次打过去,整体质量约吨左右,使用长征七号甲火箭差不多。

天问一号,就是caa对火星的第一个探测器,除此以外什么都没有。

所以要是真的进行载人登火,也就意味着caa需要多花一个窗口期发射探测器,至少要先确认合适的着陆点才行。

因为火星不像月球,引力更大而且拥有大气层,千里迢迢把返回的燃料从地球带到火星再用来返回非常不划算,需要找能够合成燃料(大致确定为甲烷)的地方才行。

林炬:“在火星登陆上时间麻烦太大了,窗口期每6个月才有一次,其余时间哪怕发射,因为距离太远所用的时间也和等窗口期差不多,今年的窗口期已经错过,下一次已经是018年月了,我们有差不多16个月规划018年的火星探测任务。”

大佬:“那么天问一号就不行了,这一次发射的探测器必须要有找到合适的着陆点以及提供火星基础环境探测的能力。

一个窗口期还是太少了,哎呀,应该早点规划天问一号,今年发射就很合适了,10个月左右到,还能留下一年多的探测时间。”

大佬有些自责,因为相比探月,火星任务的优先级比较排后,所以航天局一直没怎么重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嫦娥系列任务上。

这才导致萤火一号失败年后才启动第二次探火计划,虽然更加激进,但是却弥补不了失去的时间。

但谁也没想到航天局马上要在登月之后陷入登火的竞赛,只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

这时,一旁默默站着的谢廖夫终于说话了:

“一个窗口期不代表只发射一枚火箭,新远二号的火星轨道运力可以达到10吨左右,而我们拥有的新远二号数量已经和发射场数量持平了。”

“你是说……”佘院士想起了当年联盟初期争抢第一发射探测器的时候,因为成功率无法保证,就一次性准备3到4枚火箭和相同的探测器,在窗口期密集发射,思路就是总有一个会成功,那几倍冗余去赌一个就够了。

而现在新远二号火箭的数量已经达到了6枚,国内能发射它的发射场也刚好6个,也就是说最多可以在一个月的窗口期内往火星投射60吨质量?!

佘院士看向谢廖夫,感受着他脸上的坚定和自信,突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