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连那五车纸都得不到,你们莫要不知足……”
楚国使者回到楚国之后,与春申君一分说,楚国方面也只好比照着赵国加了价,楚国才终于从秦国购回了足以用一阵子的纸张。
两□□作下来,秦国可谓赚得盆满锅满。
嬴政在得到这两笔钱财后,立马分出大半来,将造纸厂从全国范围内的四家扩展到了十四家,另有一小部分,则用来做吕不韦和芈启的经费。
虽则先前嬴政就已经为吕不韦和芈启准备了一部分经费,但没有人会嫌经费多。
他们一个要前往孔雀王朝,路途遥远,一个要先与匈奴等异族干架,肃清丝绸之路上的威胁。
这两件事,都是极烧钱的,具体要花多少,即便是他们,心中也没底。对于他们而言,经费自然多多益善。
秦王带头跟六国通商,似乎违背了秦人一贯的习俗,但眼见着将纸张等物卖给六国能够得到这么巨大的利益,秦国大臣们才不会出言反对呢。
习俗不习俗的,有到手的实惠重要吗?
虽说这次从六国之地赚来的钱财,没有落入他们的口袋中。但只要造纸厂还在,只要六国之地对纸张这种消耗品的需求还在,他们终有一日是能跟着沾光的。
这般想着,秦国大臣们对于秦王要在秦国境内增设造纸厂一事,自然举双手双脚赞成。
……
咸阳附近的造纸厂中
在经过了一整个冬季的忙碌之后,前来找活计做的婆媳俩喜滋滋地拿着得来的工钱,盘算着可以买块肉回家让孩子们解解馋了。
余下的钱,还可以扯些布来,给家里的孩子们一人做一身衣裳。
“令长可真是大好人啊,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活计。去岁家中收成不好,若是没有这项活计,只怕这个冬日,家中的日子便要难熬了。”
婆媳俩对着厂中的王绾千恩万谢。
秦时治万户以上县者为令,不足万户者为长①。
像这对婆媳一样的底层黔首只知道管着这个造纸厂的是朝中的大官,却不知究竟是多大的官,索性以“令长”呼之。在她们心中,令长便已是极大的官了。
王绾不过是照例过来视察,没成想,却得到了诸多黔首的感激
王绾对着这对婆媳摆了摆手:“莫要谢我,要谢就谢王上吧。若非王上体恤黔首,放宽了律法,又肯招黔首进厂子做工,你们哪里会有今日?”
便是王绾自己也没想到,这造纸厂不过开办数月,便能有这样的成效。
当初,对于秦王开办这造纸厂,他也持着怀疑与观望的态度。
事实证明,还是秦王的眼光更为精准。
王绾的脑海中闪过这些纸张一车又一车被送去六国,最后一车又一车物资被从六国之地运回的画面,心中暗自感叹秦王的厉害之处。
先前,对于年轻的秦王,对于秦王所变的新法以及种种举措,王绾是有些疑虑的。
但现在,王绾开始去想,跟着这样的秦王,他们兴许当真能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竟是王上么……”婆媳俩对着那位远在咸阳宫的陛下千恩万谢了一番,而后小心翼翼地问道:“开了春,我们还能来厂子里做工吗?”
婆媳两个已经合计过了,媳妇力气大一些,等开了春,媳妇就回去带着长子一起到田间干活,能耕多少地是多少地,好歹别叫自家的田荒废了。
婆婆身子弱,早年又得过病,没法干农活。若厂子里还招人,婆婆便继续留在造纸厂工作,虽说这造纸厂里的活计也不轻省,至少比下地好多了,且赚来的钱也能贴补些家用。
王绾道:“只要别耽误农活,自然可以。因着用纸需求量巨大,这造纸厂往后还要扩建,像你们这等熟练工,用起来总比那些新人要好些。”
婆媳闻言,面上皆是狂喜。当初她们要来这厂子里干活,乡里之人都不看好她们,觉得那厂子里的活计怕是与徭役差不了多少。乡里的人还说,她们这小身板,过不了多久就要累死在厂子里。
谁料过了几个月,她们非但没有累死,反而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呢?
与婆媳俩一起被招进厂子的牛录同样也是满脸喜色。因着脑子活络,干活麻利,牛录已经升为小队长了,他的一应待遇比婆媳俩高一些。
如今,乡里人在提起牛录的时候,再也不是一副惋惜的口吻了。
他们纷纷羡慕牛录的果断,羡慕牛录在造纸厂第一次招工之时,就应招入厂了。
牛录虽才在造纸厂干了几个月,牛家的生活却肉眼可见的好转了起来。
这无形中,也加强了黔首们对朝廷的信心。不再把“入厂干活”与“服徭役”画上等号。
黔首们是迟钝的,却又是敏锐的。
他们隐约意识到,当今这位秦王,似乎与以往的秦王都不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他们说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