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声跟盛博文则是在聊一些仕途上的事。闽南这个地方确实偏远,但也是个比较容易出政绩的地方。
两人约定以后可以经常书信来往,有什么困难都可以互相帮助,他们两个都是寒门出门,又是同一届进士,应当守望相助,方能在为官路上站稳脚跟。
说完官场的事,又说起一些旁的事。
盛博文道:“宋兄,我有个想法,想听听你的意见。”
“你说。”
“我想入赘到辛家。”
宋声闻言感到惊讶,说道:“为何突然有这个想法?”
这年头赘婿虽然不影响仕途,但说出去名声总是不太好的。
盛博文道:“我家里那些亲戚你也知道一些,如今我有了功名,即将去赴任县令,前阵子回去给我爹娘上了坟,跟他们说了这件事,结果被大伯和奶奶他们知道了,非要让我帮忙给家里的那些堂哥堂弟们开门路弄个好去处,我被烦的实在是受不了了。”
“加上南哥儿如今有了身孕,我上头没有爹娘帮衬照顾,到时候他跟着我去了闽南肯定少不了吃苦。我岳父和岳爹就这么一个哥儿,定然也舍不得他跟我去那么远的地方,所以我便想着让他们跟我一块去县上赴任。只是这岳父和岳爹跟着我一块去说出去不好听,人家都是爹娘一起跟着去的,所以我便有了入赘这个想法。”
宋声听完他的话,说道:“我支持你,入赘之后你岳父一家肯定也是倚靠
你的,你们两家从小就认识,相对于你那帮吸血的亲戚来说,他们对你倒是实实在在,你爹娘泉下有知,定然也是希望你过得好,不会怪你的。”
盛博文回去之后把这件事跟南哥儿还有辛父他们说了,他们很感动,接受了他入赘的提议,不过还是坚持南哥儿以后若是生了儿子,让儿子跟着姓盛,不姓辛。
第二日宋声和盛博文一起出门去了书院,他们书院这次去参加会试的学子没几个高中的,宋声所熟识的人里面,除了盛博文,还有一个楚越和李元也考上了。
楚越的名次要好一些,听说是分到了工部任职,先从一个从六品的工部小主簿做起。
而李元的名次比楚越次之,但比盛博文好一些,他被分到了益州的一个县里做县令。
陶丰得知楚越考上了还能去京城做官,气的三天没吃下饭,发誓等下次科举开始他也要考到京城里去。
至于其他落榜的学子,只有再等三年下场考了。
宋声来书院看了看夫子们,尤其是崔夫子,作为他们的主教夫子,一直对他要求十分严格,看到他拿了状元,一直不苟言笑的他破天荒漏出了一副和蔼的笑容。
宋声离开书院的时候,崔夫子还给了他一封推荐信,让他有空拿着信到京中的崔阁老府上拜访一下。
中午宋声这个班的学子们一块到酒楼吃了个饭,对于他们这些今年已经考中的人来说,这顿饭吃的十分尽兴,而对于落榜的人来说便是味同嚼蜡了。
跟宋声同住在一个巷子里的张俞思这次也落榜了,看上去有些沮丧。吃完饭两人是一道回去的,路上宋声还给他打了打气,“张兄,别气馁,以你的才能,下次肯定没问题的。”
张俞思也知道宋声在安慰他,可他实在提不起劲,他语气丧丧的道:“可我都已经考了两次了。”
三年一次科考,可人生又能有几个三年呢?不是谁都像宋声这样学习能力这么强,一次就能高中的。
宋声想了想,说道:“我那里有一些备考的资料和看的一些书,还有我做的一些重点标记,你要是需要的话可以送给你。”
张俞思十分惊喜,“真的!谢谢你,宋兄,我很需要这个。”
宋兄是状元,他的备考经验对于他们这些没考上的人来说就是无价之宝。
走到乔家巷,张俞思在宋声家门口等了一会儿,宋声出来把用过的书还要做过的笔记给了他。同为寒门学子,张俞思在读书一道上十分努力,而且他为人正直,宋声也想帮他一把。
而后宋声又在府城歇了一晚,然后便带着陆清他们向着京城出发了。
他们换了一辆比原先要大一些的马车,毕竟有两个娃娃,一路上还不能走的快了,怕宝宝不适应。
没想到马车一路摇摇晃晃的,小孩子倒是很喜欢这种感觉,像催眠的摇篮,晃着晃着就睡着了。
宋老三没在马车里坐着,他在后面赶牛车,春生则是在前面赶马车,郑昀也没在马车里坐着,他怕自己打
扰到陆清哥的两个宝宝睡觉,就在后面的牛车上坐着。
宋老三是个闲不住的,一路上赶车有些无聊,他闲下来的时候会跟郑昀唠嗑,对于郑昀的遭遇宋老三也听说了一些,也心疼这个孩子,一路下来两人熟络了不少。
马车里宋声拿着蒲扇一下一下的晃动着,天气逐渐炎热,他怕孩子热,这一路上操心不少,时不时就拿着扇子轻轻晃着给两个孩子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