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三百三十一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一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2 / 5)

“是真的踹出去了,现在大司寇是晋党党魁,自己又有武力傍身,一人一脚,啧啧,这些个晋商,好生狼狈。”

只有晋商这个模样吗?其实这些晋商,只是大明势要豪右们的剪影,他们真的觉得白花花的银子给了穷民苦力是造孽,却丝毫不去思考,提升的生产积极性和稳定性,能够带来多大的效益。

耿定向和焦竑,这两个格物博士,对生产定义的时候,对影响生产效率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权重分析。

是基于矛盾说的分阶段去权衡。

在生产技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生产的积极性和稳定性,对生产效率影响最大;

在生产技术得到了质变时,生产工具的权重会短暂上升到生产积极性和稳定性同等权重。

技术的发展也是遵循循环上升的过程,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积极性和稳定性会影响到量变积累的速度,技术创新需要积极性,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产业匠人,这需要稳定性,泰西汞齐法之下没有老匠人,经验无法形成累积,会对技术创新产生极恶劣的负面影响。

技术的革新是人作为主体,生产力的根本定义,是人这个主体,改变自然的能力。

这也符合万历以来,张居正主张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善待小民等政治倾向。

耿定向和焦竑讲的很明白,是基于大明官厂和民坊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大明的社会意识进行了提高,可这些势要豪右们选择相信自己,并不想提高,所以一事无成。

“真的是,给他们机会,他们不中用啊。”朱翊钧靠在椅背上,对大明肉食者无能的刻板印象,又加重了几分。

“李佑恭回来了吗?”朱翊钧拿起了一本奏疏,询问着李佑恭的动向,李佑恭这次回京,带着一个琉球国王。

即便是朝臣们反对,朱翊钧也会把琉球国王的世系永远留在大明,将琉球群岛据为己有。

来了还想走?想都不要想。

“已经到了通州,明日回京。”冯保赶忙回答道。

李佑恭是坐水翼帆船抵达了松江新港,而后在山东密州市舶司补给,在天津卫塘沽下船,水翼帆船的速度极快,而琉球国王要坐大船到松江府,而后陆路入京,还要晚上十余日。

尚久作为琉球最大的肉食者,养尊处优,他是无论如何坐不了水翼帆船的,天下的肉食者里,能把没有武道天赋的自己,硬生生练成青年组天下第一高手的只有陛下。

那个苦,不是天生贵人能生受的。

潞王殿下在皇帝的威逼利诱高压之下,依旧是能偷懒就偷懒,习武的进度极为缓慢。

李佑恭在通州的馆驿看着通惠河上灯火通明,即便是夜里,号子声依旧在河边响起,纤夫们将身子前倾,用力的拖拽着水上的平底漕船,将无数的货物运送入京,等待清晨鸡鸣,朝阳门缓缓打开时,这些货物,会源源不断的涌入京师。

大明的繁荣和首里府、那霸港的破败,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路走来,李佑恭想了很多很多。

作为司礼监禀笔太监,司礼监二号人物,大明皇宫的三祖宗,李佑恭是政治人物,他是陪练团的首席,他对大明皇帝的忠诚,只能用狂热去形容,当然第一忠诚还是骆思恭,陛下让他用全力,骆思恭都敢下死手。

李佑恭思考问题的方式,更加趋近于大明皇帝的思维方式。

他在思考这些繁荣景象的背后,在思考着繁荣盛景如何更加繁荣。

李佑恭在文华殿觐见了大明皇帝,他一步步的走上了文华殿的月台,停下脚步,转头看了一眼那座黑瓦的文渊阁,走进文华殿内。

大明蜕变重生,是从张居正的新政开始的,但是绝对不能以张居正黯然落幕而结束,否则大明治下的万万百姓,就会陷入炼狱之中。

“臣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李佑恭五拜三叩首行大礼面圣。

“朕安,爱卿辛苦,免礼。”朱翊钧对李佑恭露出了笑容,这个内书房卷出来的家伙,也是自己的陪练之一,每次发烧鹅,属他吃的最贪,别人还没吃完,他连骨头都嗦干净了。

李佑恭开始讲述自己的见闻,一字不落,在听闻殷正茂如此恭顺的情况下,张居正显而易见的松了口气,这次李佑恭前往吕宋宣旨,自然是为了武力催债,而另一方面,则是去查看吕宋地面的现状。

尤其是吕宋总督府,是不是如同奏疏里那样的恭顺。

普遍认为,殷正茂是张党的嫡系,毕竟殷正茂在两广平倭荡寇,是张居正扳倒高拱的关键。

这国姓正茂若是真的在吕宋竖起了反旗,那张居正立刻就会陷入巨大的被动当中,直到平定了吕宋的叛乱之前,这种被动,都不会有任何的缓解,而吕宋孤悬海外,海岛众多,平叛难如登天。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大明开海大业,就会遭受开海以来,最大的打击,日后的开海事,也会因为殷正茂没有恭顺之心,产生巨大的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