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2 / 2)

曲同工之处,就是往脸上贴金,有帝王之相是天命所归。可惜,传到民间,按照老百姓的朴素看法,那就是丑,于是一路到现代。”】

还在警告儿子的朱元璋看着天幕上那张标着他名字的画像,一口气差点没上来,这是什么鬼样子!

他家贫的时候就被人夸赞相貌堂堂,怎么会是这副鬼样子,要是长成这个歪瓜裂枣样,他当和尚化缘的时候能讨到饭吗?郭子兴能一眼看中把妹子嫁给他吗?

明太宗……朱元璋不可置信地看向自己心爱的太子,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儿子,这也太孝了吧?

朱标也有点懵,自己有……这个想法……吗?

……

被念叨的·真正的·明太宗·朱棣却很坦荡,他自觉没做错什么,他爹是开国皇帝当然贵人有贵相,不过被天幕一说百姓无法理解,倒让他皱眉。

【“再说回隋文帝杨坚,长相是奇特也好、龙相也罢,其实都无关紧要,百姓也不关系。从他的谥号就能看出这是位雄才大略、且文治出众的皇帝,在一统北方后,他并没有停下脚步,自秦汉一来,大一统的思想根治于每一个胸怀大志的华夏人心中,杨坚也不例外,他将目光移向南方,此时陈朝当政的是陈后主陈叔宝,此人爱好奢华、沉迷美色、荒废朝政,亡国之君无疑。”

“上行下效,有这样一位皇帝,陈朝的国力也日益衰落,偏偏陈叔宝还不以为然,自持长江天险,便能苟安一世。可惜,所谓的长江黄河的天险从来不是华夏大一统的阻隔,但凡有一个雄才伟略的君主、一个较为稳定的大后方,大一统本就是必然趋势,哪怕这个过程有时候会漫长到几百年。”

“从东汉末年到隋朝一统,这中间长达近四百年,太久了……真的太久了……久到南与北仿佛生来便隔绝开来,久到当时的百姓早已不记得天下真正一统的模样,久到那曾经熠熠生辉、国号成为一个伟大民族永恒名字的大一统王朝像是一个遥远的传说。”

“但是,没关系,还有人没有忘,华夏总是有人没有忘。”】

秦始皇、汉高祖、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这些缔造了华夏一次又一次大一统的皇帝们眼睛闪亮地凝视着天幕。

【“隋文帝杨坚做到了,他促成了华夏第二次大一统,尽管是短暂的。”】

???

杨坚脸上的笑容还没完全展开,就僵在脸上。

什么叫尽管是短暂的?

多短?

【“但是没关系,伟大的华夏民族会有一波又一波的英雄豪杰奋勇向前,最重要的是,大一统——这是华夏百姓人心所向,伟大的人民是历史真正的缔造者,当他们云集响应,那就是大势所趋。”

“再说回陈后主,他不爱朝政,以一首宫体诗《玉树□□花》闻名于世,这首诗其实就是单纯赞后宫嫔妃的姿容动人,但由于它的诞生伴随着陈朝灭亡,因此这首诗也被视为亡国之音,诗人杜牧就曾据此写下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再说一句题外话,我知道杜牧这诗的意思是讽刺陈后主沉湎声色乃至亡国,但是为什么又要通过女人来讽刺呢?每逢亡国便把责任推给女人,这好像都成为一个惯例了。怎么,盛世的时候男人来享受,亡国了就由女人来承担?”

“商女被讽刺了几百上千年,任是什么怂包软蛋都可以痛心疾首地骂一句,却不知,真正亡国之时,有‘铁骨铮铮’的男人嫌水太凉膝盖骤然软了,也有受人鄙视嘲讽的妓子毅然殉国。”

“有句诗写得好。”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而这首诗,也可以来形容冼夫人的当时处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