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李治登基,老友的相见与分别
贞观二十二年,李世民苦心孤诣撰写了十二篇《帝范》,其中记载了这么多年以来他对社会的思考,对秦天教导的体会。
他将这十二篇文章赐给了太子李治。
“你应当以古圣贤为师,绝不可效效仿于我。”
面对儿子的疑惑,李世民长叹一口气。
“朕不是一个好皇帝啊……”
“古人言见贤思齐焉,效仿圣贤,你便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人,但你效仿一个出色的人,就只能成为一个普通人了。”
“我只能称得上是出色,却并非能说是圣贤。”
李世民深刻的意识到自己自从登基以来,所犯过失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经过几年之前秦天的提点,李世民这些年来也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他苦笑一声:“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
“如果不是这些错误,朕,朕又怎会错过此生最大的机缘?”
李治十分好奇,父亲所说的机缘到底是什么。
李世民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透露出一部分给儿子听。
秦天临行之前已经告诉过他,莫要将秦天的存在告诉其他人,这只会给他们带来祸患。
可问题是,这毕竟是他李世民的儿子,是大唐的下一位皇帝,他如何才能不能让自己的儿子知道这些呢?
李世民终究还是失信于秦天。
但他讲述的并不全面,只是笼统的将自己和秦天的经历说了一遍。
讲述的太多没有任何用处,反而是会让太子有不该有的想法。
如此警告一番,也不算是告诉太子了吧?
李世民这么骗着自己。
但其实他知道,这些话语根本瞒不住李治。
李治心情温和,但他并不是傻瓜,能够坐上皇位,足以说明他各方面的手段都不算差。
如果真的是一个昏庸无能之人,李世民又怎么会选择他来坐这个位置?
一般人李世民是根本看不上眼的!
而李世民这般语焉不详,反倒是让李治心中升起了好奇心。
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才会让李世民这般念念不忘?
甚至于李世民给出了如此之高的评价,说自己愧对那人的教导。
李治察觉到了李世民话语之中的异常,仿佛李世民从未考虑过那人会和凡人一般去世一样。
联想到长安城内的有些传说,李治心中略微有了一些猜测。
秦天十几年来从未换过地方,李世民又经常来,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瞒得住有心人。
尤其是最近这些年来,随着风言风语传得越来越厉害,秦天的存在也不再是什么秘密了。
但李世民语焉不详,本来只是为了保护这些人,免得他们做出一些蠢事。
但这反倒是成为了祸患的根源。
对秦天的种种猜测让不少人心中萌发了不该有的想法。
只是秦天早早的就离开了长安城,无论这些人怎么努力,始终都找不到秦天的半分踪迹。
甚至有人开始怀疑秦天是不是已经去世了!
秦天当然没有去世,他现在好好的呢!
孙思邈这个小老头,如今已经年逾七十,看上去却依旧仿佛是四十出头的中年人。
甚至他说自己三十岁也不是没有人相信!
这不仅得益于他本身就擅长养生,更大的功臣还是秦天。
因为时常找秦天讨教问题,二人一聊便是大半天,经常是聊着聊着便去吃饭,吃完饭接着回来聊。
可秦天吃的用的,又岂是凡物?
充满灵气的东西吃得多了,孙思邈都差点返老还童了!
如果不是秦天及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出手稳定住了孙思邈的状态,只怕他早早的就恢复成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子的模样了!
这么下去,就算是一头猪,也能走上修行的道路了。
在孙思邈察觉到问题之后不久,秦天便摊牌了,询问孙思邈愿意不愿意跟着自己学习修行。
但孙思邈只是考虑了片刻之后便果断拒绝了。
修行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至少在小有所成之前,他是无法一心一意的专注在医学之道上了。
修行和医学,他二者必须放弃一个。
等到修行小有所成之后,才有时间捡起来。
就如同秦天一般。
但问题是,孙思邈不知道自己的天赋,万一修行也没修成,白白的浪费了时间,那可怎么办?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孙思邈决定干脆直接放弃修行。
尤其是当他得知由于长时间和秦天相处,他的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