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朝末期也就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彻底发生变化,在商周交替的这个时期,气温急剧下降】
【这次极端降温之后,用了大约一百年的时间,气候才恢复到比较温暖的状态】
【但是平均气温始终没有恢复到夏商时期的水平】
【到了公元前860年,又发生了一次全球性的降温事件,这一次降温持续了九十年左右】
【而这刚好就是周厉王到周幽王时期,一直到西周灭亡十年之后,这一次极端低温天气才算过去】
大秦时期。
嬴政看着天幕里说的夏商周三朝更替,再配上那温度的说明,可信度已经很高了。
但他还是脱口而出:“当真如此?”
李斯等人也是被这个新的观点给震撼到了,直接不从人类角度出发,而是从气候,从老天爷的角度出发。
“父皇,这,夏商周有这样的记载吗?”扶苏怔怔的看着天幕,不敢置信的问道。
嬴政默默地回道:“武王伐纣,都洛邑未成,阴寒大雪深丈馀。”
“莫非,莫非真与气候有关?”扶苏合上了自己因惊讶而张大的嘴巴,并咽了一大口口水。
这个角度分析朝代更替实在是太恢弘了,仿佛人类王朝更替的原因与人类并无太大关系一样。
老天爷的一丁点气候变化,就能影响成千上万的人。
人类在老天爷面前,真的如此渺小吗?
李斯心里冒出浓郁的危机感:如果这是真的话,那儒家的天人合一、顺应天命、尊重自然规律岂不是更有可信度?
不,他不愿意相信,他更信自己的法家治国,用律法和制度管理百姓。
也因此,他更加地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盯着天幕。
【之后的春秋战国又是一段比较温暖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小麦成熟时间要比现在早两个星期,从秦汉时代开始直到夏国建立】
【夏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兴衰更替,大体遵循和先秦时期一样的规律】
【温暖时期,国家就兴盛,寒冷时期国家就衰败,从春秋到东汉中期,是一个持续七百年左右的温暖时期】
【秋冬季节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大约03c,然后从汉末到南北朝是持续大约四百年的寒冷期】
【隋唐是持续两百年左右的温暖期,这个时期的秋冬平均气温比现在高05c左右】
【唐朝末年到五代十国是寒冷期,两宋时期是温暖期,正式期的平均气温虽然比隋唐时期要低】
【但是还是比现在的平均气温要高02c,接下来的元明清三朝,甚至到后来的民国都属于寒冷期,夏朝成立之后,平均气温才开始持续上升】
【截止公元2000年,已经达到了隋朝时期的水平】
大明时期。
“这,咱的大明竟然是在寒冷期?”
朱元璋看到前面的讲解,已经基本相信了这一观点。
因为在众多历史文集中,的确每一次王朝更替都伴随着各种旱灾涝灾以及寒冬。
本来还以为更多的是王朝的上层阶级昏庸腐败造成的。
现在看来,只怕是老天爷的气候变化才是主要原因。
而阶级腐败等等才是次要原因,是爆发点。
朱标从惊讶过后分析道:“父皇,这,天幕既然说咱大明是寒冷期,那想必咱大明未来的命运艰苦啊。”
“从天幕的曲线看,好像气候寒冷下降的时候必然发生更替,而气候温暖上升的时候却也有一些例外呢,比如隋唐的更替,就气候温暖的时候。”
刘伯温从曲线图里看出了一点端倪,随后继续说道:“还有咱们的元明更替,也是在气候上升的时候。”
李善长也是连忙看向刘伯温说的这两处,发现还真是。
稍加思考后说道:“还真是,下降必会更替,上升也有可能更替,从历史上看的话,这两都是过于暴政了,那这就是人为导致的王朝更替了?”
朱标听言也是点了点头:“所以即便是气候好,如果统治阶级过于暴政,也是会发生更替的,那反过来,气候不好的话,统治阶级足够好的话能不能熬过更替呢?”
众人默不作声,其实这几千年都未曾改变的规律,就足以说明一切了。
当然这个可能性不能完全否定,但必然非常非常小。
【而在温暖期中,也是有小幅度的气候变化的,就比如西汉】
【在西汉时期,气候整体上是温暖的,文景之治就是一个气候湿润,降水丰富的时代】
【在关中,汉朝曾经长期种植过荔枝、柑橘和甘蔗,在陕西汉中,曾经生活着犀牛和大象】
【甚至现在的毛乌素沙漠,在当时都可能是一片温带草原】
【大致在汉武帝出生的时候,原来温暖湿润的气候开始向寒冷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