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后,所有岗位包括每道工序甚至发稿量、后期制作时长,都被量化并有与之对应的考评和绩效制度,每个人都有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尤其是原电视台的职工工资普遍比报社工资低,所以在薪酬方面,中心制定了同工不同酬的追赶办法,3年实现工资并轨,有政策倾斜,也有激励机制,电视台的职工工作热情比以往更为高涨,每天都有人加班。
印刷厂在赶印第2天的报纸,确保明天1早市民看到当日的报纸。2楼编发中心区域灯光暗淡,这是常态,编发中心白天工作紧张,类似于整个中心的“中转站”,所有电视、报纸的稿件经他们编发、过审后,接下来就是电视后期制作、排版印刷,工作性质决定晚上很少有加班的现象。
这时,带班领导周娟拿过来1个值班日志,荆涛粗略翻看了1下,仅今天就派出3十8次记者,这里还不算各个频道、板块节目组的自采行动,涉及到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活动的十起,市直各单位采访活动十1起,其余7起则是临时派出的应急采访,这些应急采访任务大多是突发的新闻事件。
自从媒体中心成立后,加大了对社会新闻的报道,专门辟出1个社会应急采访部,当应急采访部人手不够用的情况下,指挥中心有权调动其它部门的记者。
就在荆涛准备离开的时候,他猛然看到编发中心1角的灯光亮了,有人来值班。
这个身影似乎有些熟悉。
“是芮晓枫。”孟海洋在旁边说道。
想起白天张亚杰的话,他走出指挥调度中心,直奔2楼编发中心。
果然,在编发中心的1角位置上,坐着正要准备工作的芮晓枫。
在媒体中心成立过程中,芮晓枫算是有功之臣,许多内部机制的设定,她都有参与,只是这种参与她都是通过邮件转给荆涛的,她不希望大家知道她参与了改革方案的制定,这1点在开始的时候就跟荆涛明确说明,所以,荆涛拿出的方案,被辛鑫和张亚杰暗暗叫绝,尤其是辛鑫,原以为荆涛是门外汉,不想却如此专业、地道,尤其是在绩效方案的制定上,细致入微不说,简直没有任何遗漏。
对此,辛鑫不止1次问过荆涛,他怎么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把各个岗位的情况摸得1清2楚,对此,荆涛笑而不答。
芮晓枫听到有人走过来,她抬起头,将桌上的1盏小灯按下,这才看清进来的是荆涛。
她没有起身,而是冲他点了下头,继续低头工作。
荆涛坐在她旁边,想好的问话忽然不想说了,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她,他发现,这个芮晓枫身上有1种很复杂的气质,让人琢磨不透。
她外表给人的印象是不多言不多语,跟同事们不远不近,始终保持1种很神秘的距离,来了这么长时间了,没见她跟谁走得近,1直都是独来独往,但是干起工作来1点都不含糊,经她手编发的稿件,没有出现过1次疏漏。惯于发现问题的辛鑫都很佩服。
芮晓枫不见荆涛出声,她感觉到了异样就回头看了他1眼,发现这位中心主任正手托腮帮,目光并没在自己的身上。
虽然他没有出声,但旁边有个活物,她也集中不了精力,何况还是顶头上司。
“你……有事吗?”芮晓枫问道。
荆涛诧异,回过神说道:“没有,就是想看看你。”
这话说完,荆涛也有些不自在,1千多人的单位,为什么偏偏想看她。
但不得不说,眼前的芮晓枫,的确是他感情空窗期唯1勾起她异样感觉的女性。只是荆涛自己也不确定这是1种什么样的感情,也许是自己真的很“猥琐”吧。
改革前期,他几次有过想约芮晓枫,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想向她当面讨教,但1想到她那不动声色的冷冰冰,就打消了念头。那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有问题请教她,但仅此而已,说的唯1的题外话就是“谢谢”之类的。
芮晓枫每次答复都是相同的1句话:作为其中1分子,应该的。
想到这里,他问道:“老人身体好了吗?”
“你是说我外婆?”
“是的。”
“没事,挺好的。”
挺好的?他明明在医院看见过她们,今天又听张亚杰说起来,问道:“我听亚杰主任说,你之所以不竞聘任何领导岗位,是因为你外婆的身体,想挤出时间陪陪老人?”
荆涛注意到,说到这里的时候,她的目光暗淡下来,说道:“是的。”
荆涛又说:“我很遗憾,老人有病毕竟是短期的,终究会恢复的,你真的没有必要放弃这样1个机会,这要是传回到你们原来单位,还得说是清阳不友好慢待了你,抑或嘲笑清阳大材小用不懂得珍惜人才。”不知为什么他说着说着味道就有些变了。他自己也很恼恨自己不会说话,容易让人怀疑他的真诚度
果然,芮晓枫侧头看向他,冷着脸说道:“我还以为荆主任是关心下属,没想到是怕被给过你帮助的同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