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怀笑着反问:“那我得先问问您,您认为这件事是否属于商业行为?”
朱元璋皱眉深思片刻,神色严肃地否认:“这怎么能算作商业行为呢?哪有离家的孩子不想念父母的?再者说,即便普通百姓请人带信至外地,也会赠予对方一些礼物。”
这样的观念不仅存在于朱元璋心中,而是普天下百姓以及达官贵族们的共识。
这怎能算作商业?
这恰恰是最受人喜爱的人际温情。
回溯战乱年代,一封家书往往需辗转数十里甚至上百里的乡亲接力传递,只为向远方家人报一声平安。
试想,在这个时代,一封信件想要送达异地是多么艰难的任务?
谁能不心存感激于那些替人传递书信的使者?
即使是敌人,面对这些民间信使,也往往不会轻易伤害,因为那会失去民心。
由此看来,如果这项政策得以实施,百姓将会多么感激朱元璋?
为何朱元璋在看过朱怀的这篇策略文章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他考量的不仅仅是金钱利益,更有更为深远复杂的各种因素。
朱怀明白这一点后,接着说:“既然您认为这不是商业行为,那我们就有了方向。”
“至于如何实现开源,首先就需要对邮件和信函进行分类管理,比如以直隶地区为例,寄往云南承宣布政使司的信函,尽管我并不清楚确切的距离,大约是四千多里路程吧?”
朱元璋随口答道:“四千里左右。”
朱怀惊讶地看着他,显然对朱元璋丰富的地理民俗知识颇为敬佩:“那我们暂且按照四千里计算,信函在送达目的地时,肯定需要某种凭证,我们可以称之为‘邮票’。”
“每一张邮票根据其对应里程的长短,折算出相应的价格,价格不必过高,几分钱到十几文钱皆可,即便是普通的农户也能承受得起吧?”
朱元璋同意道:“确实不贵,大多数人都能接受。”
朱怀知道朱元璋最为体恤民众疾苦,既然他认为这个价格合理,那必然是真的合理。
他接着分析:“这样的话,这笔收入不就成了我们的开源资金了吗?”
然而,朱元璋皱起了眉头:“这么微薄的收入,恐怕连人力、畜力和驿站运营的成本都不够覆盖。”
朱怀轻松一笑:“那我再问您,应天府的居民人数应该有数千万吧?”
朱元璋没好气地责备道:“胡扯什么呢!应天府才二百二十一万户,总共人口也就五六百万,哪来的几千万?”
朱怀尴尬地笑了笑:“我只是打个比方。”
朱怀真心佩服朱元璋对全国各地情况的了如指掌。
他继续分析:“那么,即使只有这五六百万人口,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需求又是何其庞大?仅以此为基础,保守估计,单是一个应天府每月的收入岂不是能达到十万两白银以上?”
“而应天府的情况只是一个缩影,若放大到整个大明各地,一旦驿站联结成网,各地间互通信件,累积起来的收入岂不是相当可观?”
“并且,驿站发出的信件,比如从应天到华亭,途经的镇江、丹阳、苏州等地都可以顺路投递,这样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有效降低单位成本,您觉得是不是这样?”
朱元璋听着,脸上渐渐现出豁然开朗的表情,眼中闪烁着热烈的光芒,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
朱怀摩挲着手,发现老者点头赞同后,遂接话道:“自然,我可不是无缘无故写下这些策划,毕竟生意场上,谈利益不丢人,所以,老大人若认为此法可行,若朝廷真有意推广,那么,我的那份回报,是不是……”
朱元璋愕然不已,“你莫不是想要从中分一杯羹?你要什么?”
这笔钱最终还不是你的?
还不是我们大明朝的?
你是不是有点拎不清了?
朱元璋瞪着他,满肚子气却又一时语塞,虽心中有责骂之意,却碍于这小子尚未知晓他的真实身份,不便发作。
即便如此,面对这样的国家大计,你难道连这点大局观都没有吗?
居然还提钱?
朱元璋无比郁闷,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此时,蒋璈抱着两本书恰好走来。
朱元璋气冲冲地对朱怀说:“这是记载大明各地风俗、地貌、财政、人口情况的大明实录,你给我好好研读,记熟于心!”
言罢,他愤然挥袖,做出离开的姿态。
“哎,那老爷子,关于钱的事……”
话音未落,朱元璋险些因趔趄而跌倒,幸得蒋璈眼疾手快将其扶住。
他狠狠地转过身,愤怒地盯着朱怀:“你!真是让人无语!”
“哼!”
朱元璋甩袖而去,满脸傲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