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北汉易主(1 / 2)

昭武八年(公元年),北汉主刘钧突然病逝,其养子、外甥刘继恩即位。

北汉易主,大周君臣皆上书柴宗训,不如趁此良机一举拿下北汉。柴宗训最终并没有同意,他的决定引起了朝野内外的一片质疑之声。

“陛下,若是碍于与辽国之间的约定,大可不必理会。臣以为大争之世,与敌国讲仁义只会让我大周受制于他人。”

几日来,诸文武不停地建议柴宗训,让他趁北汉新主即位不稳,尽快发兵攻打,不要错失良机,怎料柴宗训全都置之不理。范质本不想开这个口,但他也认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恐柴宗训碍于道义,才说了方才那番话。

柴宗训心里也是非常之郁闷,他总不能告诉大周的文臣武将,这个刘继恩不过是个短命皇帝,很快便会死于宫廷政变,那时才算是大周的绝佳时机?不行,柴宗训不仅要对他们说的“置若罔闻”,还要派遣使者恭贺北汉之主即位,与刘继恩交好,如此才能让大周日后有出师之名。

柴宗训早已想定,待到刘继恩因疏远其父在位时的宰相郭无为,被侯霸荣杀死于宫中,侯逆又被郭无为反杀之时,大周便借口北汉以臣弑君,派遣大军直入汉地。到了那时,就算继刘继恩之后,其弟刘继元再登上帝位,也无济于事。大周大可说是刘继元联合臣子弑杀其兄长,要为刘继恩报仇雪恨,反正义理始终都掌握在大周手里。

何况元利元年大周与辽汉一战,辽国耶律挞烈早已对北汉主刘钧及侯霸荣不满许久,兴许辽国压根不想出兵干涉北汉易主之事。

“范相公,你不必说了,朕早已在朝会上说过了,此时不宜攻打北汉。”

范质没想到,他的话也不好使了。柴宗训已经亲政,若是他不同意出兵,枢密院那里同样也不会下令调兵。

不过,军队上下经过军制改革后,一些新晋升的将领急于凭借军功来证明自己,或是期望仰仗战功再度升迁。如今四眼望去,大周附近的敌人就剩下北汉算是比较好打的地方,众人肯定不愿意轻易放弃这次机会。

第二日,一封由军中将领联名签署的奏本被送到了柴宗训的面前,五大军司、战区的中上层将领皆请旨攻伐北汉,就连枢密院几位副使,范质、魏仁浦、王溥、韩通都上了奏本,唯独没有张永德那份。

“朕这是被变相‘逼宫’了吗?朕居然不知道我大周与北汉竟然有此世仇,让我军中如此多的将领恨不得立刻踏平北汉。”柴宗训说出口时虽然没有带什么愤怒的语气,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陛下确实生气了,比如童海。

“陛下不必理会这些,出不出兵都是您说了算,这些人就算是急上了天也无济于事,陛下千万别为了他们动了肝火。”说着便将一盏新茶放在了柴宗训的手边。

“哐当!”一声,柴宗训一把就扫掉了童海刚刚放在手边的新茶,袖袍处还因动作太大沾染了一丝茶渍。

“陛下息怒!”童海也被吓到了,连忙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柴宗训还从未发过如此大的火。

柴宗训原以为凭借自己多年来的经营,朝野内外早已尽在他的掌握之中,岂料不过只是一个“该不该此时攻打北汉”的问题,竟然让一众文武联名上书,想要逼迫他这个年轻帝王“点头”。如果这还不算是挑战皇权,那什么是?

“真是岂有此理,朕早已不止一次说过,此时攻打北汉,绝对不是最好的时机,这些人却把朕的话都当做了耳旁风。这是看朕不过亲政一年,觉得朕好欺负,便想着在军国大事上拿捏朕了。”柴宗训这段话是说给在场的内侍们听的,他想让这番话都传到今天署过名的将领耳边,看看他们是什么反应。

果然,福宁殿内那盏碎了的茶盏,敲醒了不少人的“一时脑热”,他们当即上奏表示听从柴宗训的建议,等待适合的时机再出兵攻打北汉。

不过总是有那么一两个不死心,非要站在柴宗训递过来的刀子上“翩翩起舞”,仍然一意孤行请旨出兵。已经给过他们一次机会的柴宗训,决定不会再给第二次,不论文臣武将,皆将他们贬至沿海市舶司,供尹崇珂差遣,发配到海边去吹海风。

隔天的朝会上,柴宗训对着众文武依然没什么好脸色,此时张永德站了出来。

“陛下,是否出兵攻打北汉一事,文武诸臣的本意皆是为了大周。或许是有些许言辞不当,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陛下素来宽以待下,臣相信您定能理解他们急于为大周立功的心情。”

“朕知晓了。此事便就此揭过,朕已令有司派遣使者前往北汉,一来是为恭贺其新主即位,二来朕是想缓和与北汉之间的关系,以待来日。至于出兵之日,朕心中有数。传朕旨意,即日起,着北部战区以攻打北汉、阻断辽国救援为目标,开展一个月的联合军事演练,一个月后朕要亲临现场观看演练结果。”

“臣等遵旨。”

一月后,一场由四大军司参与的联合军演在北部战区上演,战区指挥使慕容延钊担任军演总指挥,开展了一场因北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