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真的是李伟暗中指使的?”朱标心惊无比,满脸的难以置信。
“也不一定。”
朱元璋长吸了一口气,目光深邃的望着大殿外的广场,如同望着大明天下。
天下事变幻无常,朝堂上也是波谲云诡,这次汤和莫名其妙的成了群臣弹劾的目标,表面上看起来只有李伟这些党从有这个动机,但事实上却尽然。
敌人的敌人不一定是朋友,这些文臣将矛头对准汤和,看似是为李伟争权,但实际上也是让他这个皇帝与这个风头正盛的重臣产生嫌隙。
李伟能有今天的地位,他的圣眷是主因,当然李伟自己的本事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若没有他的圣眷,即便立再大的功,也得不到今天的权势地位。
现在李伟看似权势极盛,但若失了圣眷,也会很快被对手给打压下去。
这次弹劾的人之中,虽然也有所谓的“李党”,但是像茹太素、吴伯宗等主要的人物却并未参与弹劾汤和,所以他并不能断定到底是李伟指使还是有人故意陷害他。
“这件事不急,咱还得再看看,你先回去吧。”朱元璋轻声道。
朱标皱眉紧锁,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听到他的吩咐,只能先压下心中的疑惑,拱手告退。
大殿内朱元璋独自负手而立,喃喃自语:“这个臭小子,到底想干什么?”
……
韩国公府。
一位儒士打扮的老者端坐在大堂一侧的椅子上,悠闲的品着茶。
这位老者叫王行,是一位闻名天下的大儒。
王行等了许久,李善长才在家仆的带领下走了进来,他连忙站起身来拱手一礼:“见过韩国公!”
李善长目光一凝,有着不悦的讥讽道:“我还以为你们早就死光了呢!”
老者笑了笑:“经典传世,儒门长存,我等就算死光,也有后来者继承宏志。”
“哼,你不怕我叫人来抓你?”李善长面色不善。
贤林书斋的事情他也知道,而且还知道王行正是其中的四位堂师之一。
王行笑了笑:“国师说笑了,我只是个普通的儒士,国公为何要叫人抓我?”
“哼!”
李善长冷哼一声,从他身边走过,在主位上坐下。
他自诩饱读诗书,自然也对这儒家才子汇聚之地颇为向往,可惜人家看不上他。
当初他跟随朱元璋起势之后,贤林的人倒是拉拢过他,他也帮忙介绍了一些贤林中的人材入仕,但是这些自恃才华的人却根本没把他当回事,当这些人在朝中站稳脚根后,更是跟他站在了对立面,形成所谓的浙西党跟他斗得不可开交,可以说他与这些人是敌非友。
然而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刘基死后,他也没落着好,尤其是胡惟庸之后,又突然冒出来个李伟,让他们这些文武都备受打压,可谓是同病相怜了,两方的关系又化敌为友,成为了同伴。
“不知王师来找我这个不成器的末学后进,有何贵干啊?”
李善长缓缓开口,语气中夹杂着讽刺与隐隐的怨气。
“国公说笑了。”王行不以为意,反而是一脸诚恳的道:“我这次来,是来救国公的。”
“呵呵呵,老夫吃得好睡得香,没病没灾的就不劳王师费心了。”李善长呵呵笑道。
王行注视着他,笑而不语。
李善长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随即向他的家仆挥了下手:“去外面守着,没我的允许谁也不许进来!”
“是!”
家仆恭敬应是,转身出了大堂。
李善长这才看向王行,直接道:“说吧,什么事?”
王行收起笑容,沉声道:“我想请国公出面,劝那些勋贵别再为汤和求情了。”
“哦?”李善长有些诧异,“弹劾汤和的事是你们的人在背后推动的?”
王行微微一笑,没有否认。
李善长有些疑惑:“为何?”
“敌进我退!”王行言简意赅。
之前贤林书斋被锦衣卫端了之后,朱元璋大开杀戒,他们的势力遭受重创,而且张子宜和张凤仪两人的作为也让他们之间产生了嫌隙,不再像以前那样精诚共事,相反的李伟这里却是权势越来越大,他们已经没能力与之正面相抗了。
他现在的做法,就是想让他们和李善长这些勋贵都退让下来,朱元璋提拔这个李伟无非是想玩制衡,那他们先退出了,让这个李伟自己一家独大,到时候这君臣二人必然会走向对立,他们就可以坐山观虎斗,伺机而动了!
李善长曾经跟刘基都玩过以退为进这一套,自然轻易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不过他们淮西勋贵现在实力还是非常强的,不像王行这些苟延残喘的文人儒士,让他们就这么让权退居幕后,他多少有些不舍。
王行看着他迟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