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上,在朱元璋的安排下太子朱标再次临朝。
在处理完常规的政务后,徐寿正在高喊一声无事退朝,朱标突然站了出来。
“父皇,儿臣有事启奏。”
朱元璋轻轻点了点头:“说。”
“是,儿臣以为,此次北征大捷,永昌侯功勋卓著,父皇仅是赏了些金钱财物,未免有些薄了,儿臣觉得如此大功应当进封公爵才是。”
朱标按照早已商定的流程为蓝玉求情道。
原来站在一旁搭拉着脑袋怏怏不乐的蓝玉,听到他这话,顿时精神一振。
蓝玉恭敬拜倒,终于得偿所愿了。
朱元璋轻声道。
因为在这新制的诰券上,朱元璋不但把原本的梁国公给改成了凉国公,还把他这次犯的事也刻印其上,以作警示。
“陛下,现在更衣吗?”
陈肃应了一声,连忙跟了上去。
其中有的人嘴上附和着,暗中却是把这些人的话一一记下。
以前李伟没心没肺的,但小青却是个心细之人,她知道这种旨意看似不起眼,但若真敢置之不理早晚会被拿出来治罪的。
后院大堂里,安庆已经在陪着了,府上的丫环家仆也都小心的伺候着,门外两侧则有亲军侍卫把守。
“对了,那些市井谣言的源头查到了吗?”朱元璋突然话锋一转问道。
内阁重新拟旨制券,很快便由内宫太监将诰券颁发给了蓝玉。
京中有这种本事的人屈指可数,而其中嫌疑最大的就是李伟。
她早就做出了选择,即便知道也不会再向对方告密。
吴沉等人虽然想出言反对,但奈何太子的力量他们根本难以对抗,更何况还有詹徽和蓝玉这些本来就跟他们不对付的文武群臣。
次日,朱元璋下朝后,便得到了小青回答的这些话,包括她在回话时的迟疑。
“不敢忘。”
“谢陛下。”
李伟嘴角抽了抽,这事都过去多久了,他都忘干净了,哪里会天天写那一万字!
蓝玉和他手下的孙恪等武将自是心情激动,希望陛下顺着太子的意思,把这个公爵之位再给他封了,而吴沉和王杰等人则心里一沉,暗道不妙。
众人一番奏禀之后,朱元璋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既然众卿所请,那就让内阁重新拟旨制券吧。”
安庆撇了撇嘴,她才不信父皇会专门来看她呢。
毛骧面露难色,禀报道:“回陛下,臣已经抓捕了一些散播谣言的人,但是经过审讯,发现他们也都是道听途说,而且每个人说的还都不一样,明显是以讹传讹,根本不知道具体的情况,这些谣言……似乎就是百姓们的胡乱猜测。”
小青睁开眼睛,匆匆起身来到门前,低声问道:“谁?”
他当然看得出来这是老朱父子演的一出戏,这把戏玩了这么多次他们也不腻。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这次咱就网开一面,今后你要谨言慎行,遵守国法,若再有这种不法之举,咱定不轻饶!”
太子亲自出言,这份量自然不是他们能比的,不但如此,随着朱标话间落下,詹事府的东宫属官也纷纷出言附和,还有郑克新也是詹事府出身,自然向着太子。
这种事真是太容易了,但凡有点小道消息都能传播开来,而且现在京师人流量很大,尤其是随着商贸的发展越发的繁荣,京中来往的行商颇多,若想彻底追根究底找到最初说这种话的人太难了。
这事也没凭没据,李伟死不承认他也没办法。
乾清宫里,毛骧把蓝玉这些人的言行一一禀报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很是不喜,但暂时也没再去追究。
本来若是毛骧真查到是李伟干的这事,他反而不会太过在意,毕竟蓝玉本来就是他安排来牵制李伟的,李伟能有这种动作也是合乎常理。
随即他将目光移开,扫视大堂里的众人,最终落在侍立在旁的小青身上。
李伟淡淡道:“陛下说笑了,臣不过是忙完了,凑巧赶了回来。”
李伟脸色一变:“他突然去我家干嘛?”
然而就在这森严的守备下,还是有好手偷偷摸进了府上。
见朱标如此态度,蓝玉心里更是感激:“是,殿下放心,陛下和太子殿下的话臣都记下了!”
朱元璋目光不善的盯着他。
见此,两人便先停了下来,李伟抬头看向陈肃。
沉吟了片刻,李伟便要直接承认没写,反正他觉得朱元璋即便要罚也不会多重。
既然蓝玉封公的事已成定局,他也无法再插手阻止,不过以历史上蓝玉的跋扈,封了公也活不了多久。
太子亲自求情,他这个国公之位说不定真能有转机!
“是!”毛骧躬身告退。
“嗯,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