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凌零的反击手段,姚书婷就可以开怀大吃,在她看来,凌零这次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搞不好,还帮一茶一坐打开知名度。
凌零和姚书婷在开心吃晚餐的时候,邵刚和李展龙则一脸阴郁地看着自家那客人稀稀拉拉的店面。
“老大,没道理啊,一茶一坐都已经停业了,为什么我们店的生意还是那样?今天可是国庆节啊。”
“你问我,我问谁呢。”
邵刚也是郁闷之极,本想着搞死一茶一坐,客人就会分流过来,没想到,那些看到一茶一坐停业的客人,居然没有多少转到自家的店,真是气人。
“看来,我们的客人和一茶一坐的客人是不同的消费人群啊。”邵刚看明白了,一茶一坐开与不开,其实和自家生意没多少关系。
原本想着一茶一坐倒了,自家会得益,没想到竹篮打水一场空。
“老大,你说我们要不要提价?”
邵刚也能猜到一点原因,小刚的茶价格上只有一茶一坐的7折,来他这里的客人,基本上都是图便宜的。
售价比人家少,意味着收入自然也少,更气人的是,明明售价比人低,但客流量还不如人家的一半,那还怎么搞?
摆在邵刚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加价,增加利润,要么降价,薄利多销。
否则像这样半死不活,他家里哪怕再多钱,也不可能持续亏本经营。
“提价?万一客人跑光了怎么办?”邵刚自然也想过提价,但提价意味着来客数减少。
“但是不提价,我们赚的钱都不够开支啊。”
“我当然知道,这件事,要考虑清楚才行,否则偷鸡不成蚀把米,我们亏得更多。”
两个完全没有社会经验的年轻人,面对这种生死存亡时刻,自然想不出好的办法。邵刚更不知道,哪怕他想到好的办法,也没资金和时间实施了。
10月2日,《牛城晚报》上继续刊登:我们停业第二天。
如果说昨天还没有多少会记住这个广告的话,今天同样的内容,继续登报,那就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了。
“这个一茶一坐有意思啊,停业了还登广告。”
“是呢,这完全是不按套路出牌啊。”
“这一茶一坐是做什么的啊,也太有钱了吧?”
“听起来像是餐厅啊。”
“一家餐厅居然这么有钱?敢这样打广告?”
“是啊,改天去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
“人家都写明停业了,你去看个毛啊。”
“说不定是反着说啊,你见过有哪家企业因为停业做广告的?都是开业才做,好吧?”
“也对,否则上面就没必要留地址了。”
“我看啊,这一茶一坐的套路很深啊。”
以上的种种猜测,基本上牛城每个角落都有上演,一时之间,一茶一坐,算是扬名了。
一些住得近街坊,闲来没事甚至按地址去寻找,结果发现真的如报纸上说:我们停业了。
不过他们也不是没有收获,起码知道一茶一坐为什么会停业,因为得罪卫生的领导。
看过视频的街坊都非常同情一茶一坐,同时痛恨王彬等卫生局的工作人员欺人太甚,现在官场黑暗,民间本就对官员有所不满,尤其是中小企业,经常受到某些官员的刁难。
一茶一坐事件仿佛就像导火线一样,快要引爆这个存在已久的炸药桶。
为了加大这个话题性,凌零还特意让吴大勇等人,分别在不同的网吧,在天涯等论坛上发帖、灌水,将这个话题继续扩大化。
现在经常上网的网民多少都带一些愤青情绪,有人知道事情的真相后,更是无偿做传播大使,将事件的起因发布在各大网站上,一时之间,王彬这个名字,可以说是红遍网络。
尤其是他那句话:我就是这个片区的皇帝。
这句霸气侧漏的话,有网友甚至把它做成gif动图,一时间整个网络争先恐后转发。
当事人王彬对于自己红遍大江南北是完全不知情,此时的他正带着家人在海边玩耍,七天长假,正是旅行休假的好时光。
10月3日,某个报纸亭边上,很多人都抢着买《牛城晚报》,他们都想看看,那则神奇的广告还有没有继续刊登,当看到熟悉的版面上写着:我们停业第三天,人们都热议起来。
“卧槽!这些当官的都不看报纸的吗?”
“人家当官的时间紧得很,哪会有空看报纸。”
“就因为一个莫须有的理由就封人家的店?好大的官威啊。”
“就是,人家登报三天了,还不解决问题,看来是想封人家一年哦。”
“特么的太离谱了,牛城可是国内第三大城市啊,没想到牛城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
“就是,难怪好多回来投资的华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