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纶他们在吉林有多少军功赏田?”朱高煦询问亦失哈,想要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给了胡纶这批人多少有价值的东西。
“奴婢查过,胡纶一人便有军功赏田三百七十余亩,他麾下那七百四十九人虽然没有细查,但稍微估算总数,应该也不少于三万亩。”
渤海的军功赏田不存在拖欠,三万多亩耕地的利益对于这群锦衣卫来说总数很大,但实际分下来并不算多,这也是朱高煦不敢信任胡纶他们的原因。
“你给王义、陈昶、徐晟、孟章他们送去消息,此后每十日与吉林城联系一次,但凡有一次不对劲,他们可以自行领兵来吉林城。”
朱高煦对亦失哈吩咐,并且也对胡纶等人之前关于府库文册的问题作出安排:“府库的文册,你编一本半真半假的给胡纶,让他交给刘武他们。”
“其中其它东西都往少或者没有来编写,唯有粮食,你需要编写到够吃到秋收就足够。”
“是”亦失哈一如既往的应下,对于朱高煦的安排,他只管照办。
“府库之中的库存甲胄还有多少,黑水城那边预备役募了多少了,还缺多少甲胄?”
朱高煦将一个个问题先后抛出,亦失哈听到后也一个个开始解答。
“府库之中库存的甲胄有两千四百二十七套。”
“黑水城那边的预备役已经有九千六百余人了,甲胄尚缺六千九百一十六套。”
“那边大件的泥模已经储备一万七千六百个,哪怕只有一成的成品,也足够后续锻造不少于一千七百大件了。”
“至于小件,零件加上管子,已经在一万五千支外,额外储备了七千四百支。”
“放大件的铁车零件也已经锻造出来,随时可以拼装,数量五百辆。”
亦失哈解答完所有,朱高煦也颔首再问:“三场产量如何?”
“煤场与铁场都已经将最外层最难挖掘的地方给挖干净了,加上水泥场与其配套的石灰石场,一共募工三千四百余人,每月产煤三十万斤左右,产铁三万六千斤,水泥用人最多,产出也最多,每月足有一百五十万斤。”
亦失哈将三场的老底告诉了朱高煦,其中产量都令朱高煦十分满意。
哪怕是产铁较少的炼铁场也能产出三万六千斤铁,用来锻造火炮起码能得到不少于二百门野战炮,不少于八百套甲胄。
按照这个进度,加上朱高煦所知的府库存铁数量,只要自己决心造反,那吉林城完全可以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锻造出不少于七百门野战炮。
不过这野战炮朱高煦用不了那么多,按照他的配置,实际上三百门火炮就足够使用。
他缺的泥模,主要还是能迅速破城的攻城炮和舰炮。
“攻城和舰船所用大件的泥模,让王元他们早些准备着,野战大件可以在阴干后迅速锻造了。”
朱高煦对亦失哈交代了一句,随后便往殿外走去。
亦失哈作揖应下后,便也在朱高煦离开后,跟着离开了渤海王府。
朱高煦去前寝宫找郭琰去了,自从郭琰知道老朱崩殂,朱允炆即位后,她便十分担心郭英的处境,因此朱高煦一直在安慰他。
对于郭英的处境,朱高煦十分放心。
朱允炆虽然自大,但对于洪武年间留下的老将,尤其是类似郭英、耿炳文这种武功赫赫的老将还是十分照顾的。
他心眼坏,但人并不傻,知道用什么人对付什么人。
事实也证明,朱高煦想的没有错,此时南边的朱允炆确实没有苛责与藩王有姻亲关系的洪武旧臣,反而对他们恩抚有加。
郭英等人才抵达广宁,便受到了朱允炆对其恩赏的旨意,其中拨发钱钞近二千贯与他,可以说朱元璋大方了太多。
只是对于郭英说,他很清楚的记得老朱对于宝钞的政策是什么。
从朱高煦提出《钱钞法》后,朱元璋就再也没有使用过宝钞作为赏赐,而是尽可能的回收宝钞,让市面上的宝钞保持一定的价值。
如今朱允炆才即位不到一个半月,居然已经开始动用当年回收的那些宝钞了。
郭英虽然不懂钱粮如何运筹,但他记得朱元璋与朱高煦都说过,府库之中回收的宝钞不能轻用。
想到这里,郭英对于这位即位的皇太孙,渐渐感到了陌生。
“若是按照先生所说,那蠲免天下赋税才是能让社会大同,恢复《周礼》才是能让天下回到唐尧雍熙之盛的做法。”
七月初,当天下都在议论建文新政的时候,应天府京城之中的朱允炆却在与一位四十出头的官员讨论着《周礼》。
他们二人坐在武英殿内,朱允炆虽然是皇帝,却以一副学生的姿态对面前这人。
对此,坐在他对面的这人很受用,同时也说出自己的理念:“臣以为,文辞写作的学问并不能用以治国,为君者还是要常以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