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我要求罗罗公司提供的不仅限于设备,还包括确保这条生产线能够真正生产出符合t300标准的碳纤维产品,并得到我们的认证。因此,谈判的重点应该放在项目的实施计划上。”
师昌旭微微一笑,心中明了。他深知国际交易中的种种套路,但自己也不是省油的灯。
年轻时,为了回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曾巧妙运用智慧,帮助包括自己在内的35名学者成功突破老美的封锁回到祖国。
那是一段充满挑战的经历,也是他一生中最自豪的事迹之一。
看到师昌旭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苏晨知道对方已经理解了自己的意思。对于这位前辈的洞察力和情商,苏晨深感敬佩。
回想起初见时的情景,若非自己有重生的优势,可能早已败下阵来。但现在,他们共同的目标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这份默契让未来的合作更加值得期待。
苏晨对碳纤维项目的谈判感到非常放心,因为这个任务交给了他信任的人。
接着,他转向马祖枫,问:“马总,您那边有什么需要讨论的吗?”
马祖枫的身份有点特殊,既是“运十”项目的总设计师,也是魔都飞机制造厂的总工程师。
最近,他又被西飞厂以“借调”的方式请来,成为了“bac部件加工合作项目”的技术总顾问。
这个项目的起源,还得提到苏晨之前去西京提出的那个巧妙的策略——用看似正式的合作掩盖实质上的技术交流。
当然,这个策略后来被一些人戏称为“挂羊头卖狗肉”,但不可否认它确实达到了目的。
现在,马祖枫的状态比第一次见面时好了许多,不仅面色不再那么苍白,整个人也显得更有精神。
这些变化,部分得益于高成坤的照顾,但更多的是因为他找到了新的方向和目标,内心的执着也随之释然。
马祖枫想了想,回答说:“苏晨,你将‘bac’项目和‘海鹞’项目分开管理,表面上看是为了明确责任,但实际上却分散了我们的精力。”
“无论是民用航空还是军用战斗机,它们作为飞行器有很多共同点,特别是在飞行控制和电子设备方面。”
“所以我建议,我们可以合并这两个团队。这样,在处理‘bac’项目时我可以主导,而‘海鹞’项目则由你的几位导师负责,遇到问题我们还可以相互探讨。你怎么看?”
苏晨认为马祖枫的提议很有道理,但他当初如此安排也有自己的考量。
毕竟,像马祖枫、谢志忠、陈义坚这样的专家,每个人都有很高的地位和能力,放在一起难免会有领导权的争执。
正所谓“三个和尚没水吃”,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临时组建的团队中,内部矛盾可能会影响到与鹰酱国宇航公司的谈判。
考虑到“海鹞”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是他那位挑剔的导师谢志忠,苏晨决定把这个问题交给谢志忠来定夺。
“谢老师,我对飞机了解不多,您看马总的这个建议如何?”
谢志忠看透了苏晨心里的小九九,先是严厉地瞪了他一眼,吓得苏晨缩了缩脖子。
随后,他转向马祖枫,面带微笑地说:“马总,我们都被这小子给骗过来了,不过你的提议很好,我赞同。”
接着,谢志忠又看向陈义坚问道:“老陈,你怎么看?”
陈义坚笑道:“老谢你真会开玩笑,像苏晨这样的学生,是求都求不来的。你要是觉得麻烦了,告诉我一声,我随时愿意接受。”
这话引得房间里的人一阵轻笑。
陈义坚继续说:“我是真心来学习的,无论是‘bac’还是‘海鹞’,我都想深入了解。我们研究所一直非常重视大型飞机的研发,所以我也支持马总的建议。”
旁边的唐建军更是直截了当:“不论是民用还是军用飞机,都需要雷达系统,我来就是为这事。两个项目我都想参与。”
几位领导达成了一致,苏晨便说:“那就这么定了,‘bac’和‘海鹞’项目合并讨论。
关于‘bac’的部分,主要由马总负责;‘海鹞’部分,则由谢老师和陈总共同负责;至于雷达系统,就交给贲老师了。”
大家点头同意。苏晨又转向吴达观:“吴老,您全程参与了这个项目,对所有情况都很熟悉,发动机方面就请您多费心了。”
吴达观点头答应。
“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各位老师和专家都刚从国外赶来,需要调整时差,现在请先好好休息,后续的工作我们会妥善安排,确保大家都能安心工作。”苏晨微笑着说。
此时,屋里每个人都感到一种微妙的变化——眼前这位才十八岁的年轻人,竟成了这个重要项目的中心人物,而一众资深专家竟然没有异议。
几位远道而来的专家虽然略显疲惫,但见事情已经谈妥,也都起身告辞,各自回房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