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
各国尚未一统,连有助于国家一统的君主专制制度都未曾成形。
新大陆虽然因为海路的开辟而被发现,但欧洲与美洲、亚洲之间的交通仍处于阻隔状态,美洲还是一片蒙昧之地。
亚洲周遭,沙俄都未曾扩大地盘,倭国还在持续分裂。
如此一来,也就是大明帝国拥有亚洲大陆绝大部分领土,文化传承极深,君主制度完善,称得上是一句帝国。
而张居正此时正处于大明帝国相位上,执掌政权,妄图给转衰的大明帝国续上一口气。
朱元璋也想知道张居正的表现。
就在父子俩说话间,电影巨幕上出现了张居正的介绍。
祖上为安徽庐州合肥人。
始祖张福因强壮有力跟从明太祖在濠州起义,渡过长江,攻克采石矶,而后又跟随大军平定吴、越、闽、广,累积军功被封为归州长宁所千户。
朱元璋有些发懵。
他没想到张居正祖上竟然是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军户。
还是安徽老乡!
随便叫人查一查就能知道张居正的祖上。
主要这不符合他制定下的规则,你要是军户,那世世代代都得是军户。
朱元璋在心中又给自己找个理由,军户家里又不是只有一个儿子,其余儿子读书也“正常”吧。
“爹。”
朱标也觉得新奇,军户的竟然有进士的后代。
张居正祖上数代都未曾做官,千户失势了,自然有别人顶替你。
其父通晓经学,品行端正,在当时很有威望。
然而命运不佳,七次考试都没有被主考官选中,于是回乡在家专心教育儿子,以平民百姓的身份度完一生。
张居正是个神童,十二岁就通过童子试,接连去参加乡试,因为主考官要磨砺他而故意罢黜。
因为张居正不仅卷子写的好,而且对答上还极为有自己的见解。
主考官立即下定决心,无论他有多好都必须不能让他中,因为他看过太过的伤仲永之事。
直到十六岁通过乡试考中举人,事实也确实如主考官想的一样,张居正考上举人后,真的开始潇洒了,并没有参加三年后的科举。
二十三岁他才考上二甲进士(第九名)。
“爹。”朱标颇为激动的指着巨大的屏幕:
“张居正还真是个读书种子哎。”
目前他听过的神童也就是解缙,可解缙都没有这份履历呢。
紧接着就是张居正的前半生,可以说他考试考的好,但是在仕途上并不是一帆风顺。
朱元璋却是从张居正前半生看到了这些读书人之间的师徒关系,在朝中到处都是。
结党也多是有这方面的关系。
大明朝廷已然变成了读书人的天下。
这种结果是他不想见到的。
勋贵以及武将的势力,孱弱的都让他看不见了。
不单单是这样,朱元璋还看见了自己不成器的王爷后代同张居正之间的宴席。
王府外的百姓流离失所,吃都吃不上饭了,反倒是王府里山珍海味吃喝玩乐,对于那些饥民也毫不在意。
甚至当地的官员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的。
看到这里,朱标是愤怒的。
但朱元璋却是狠狠的代入了那些街上讨饭的灾民,因为他就有过这样的生活。
他从无到有打下大明江山,为了不让子孙后代再流落到他的窘迫地步上,才有了对藩王的更好的待遇。
可他们也如同元朝那些“贵人”一样,对于他这样的人不屑一顾,就算是饿死了,也只会觉得污了贵人的眼,而不是有其余想要怜悯的情绪。
朱元璋看到这里,忍不住哼了一声。
他又释然了。
地位的差距让朱家子孙连同宗之人饿死都不会去管,怎么可能会大发善心去管其余人?
纵然是同宗同族,出了五代之后,关系也会变得极为淡。
朱元璋觉得王布犁提出来的五六代就自谋生路的法子是正确的。
这次从家乡回去之后,张居正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
他在严嵩与徐阶二人的党派之间游走,一看典型的骑墙派,但是严嵩与徐阶谁都没有觉得奇怪。
屏幕外的朱元璋却是能感受到张居正回家的经历,反倒是让他变了。
不再像以前一样洋洋得意了。
朱元璋冷眼旁观瞧着他们这些读书人之间的内斗。
从这里朱元璋发现张居正好像是在走他的老路,从同舟共济到同床异梦再到同室操戈。
因为他也在不断的收拢皇权,想法子压制淮西勋贵集团。
待到张居正上位,朱元璋倒是要看看张居正这个权势极高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