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恩的话语虽冷酷,却仿佛为方泽揭示了未来的真相。
然而,方泽心底的那份微小希望告诉他:
这可能是李培恩阴暗心理的体现。
也许,只要能暂时救济难民,他们就不会动乱吧?
尽管理智告诉他这并不现实。
但相比放任甚至煽动难民立刻动乱,方泽宁愿选择自欺欺人。
面对方泽的迟疑,李培恩淡淡地问:
“你认为,是任由难民自行动乱造成的破坏更大。”
“还是在我们的引导下,动乱的破坏更大?”
事实并非如方泽所想的那样简单。
李培恩并不打算仅仅用谣言煽动难民动乱。
他准备积极参与,甚至主导这场动乱!
因为相比难民在城市中肆意破坏,李培恩相信,
在他的干预下,动乱可以更为有序且高效地进行!
至少,可以避免牵连更多的无辜市民!
为了防止动乱失控,演变成为一场浩劫。
在与方广商议,并带领手下士兵进城后。
李培恩决定夜晚亲自出马。
深入难民群体,赢得他们的信任,引领动乱。
对于李培恩的决定,方广兄弟坚决反对。
然而李培恩立场坚定。
不论二人如何劝阻,他都坚持亲自行动。
这不是李培恩的个人英雄主义,
而是他深知今晚任务的艰巨性。
此刻,他能依赖的只有方泽兄弟俩。
但他们俩自认无法胜任此事。
这不仅仅是向难民散播虚假信息,诱使他们动乱。
更是要发动并掌控这场动乱。
其难度犹如单手阻止黄河之水泛滥。
无论方泽和方广的武力多强,
都无法妥善完成这项任务。
经过深入的讨论,最终,方泽兄弟被李培恩说服。
就连方广想要陪同保护李培恩的愿望,
也无法实现。
因为他们三人都不能同时离开城市。
城市的需求是有一位能调度和协作的领导者,这个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方广身上。而方泽此刻也不敢掉以轻心,连忙召集了手下最强悍的部下,一个也不遗漏,只为确保李培恩的安全万无一失。然而,面对眼前将近二十名彪形大汉,李培恩却冷静地摇头,对方泽说:“你只需挑选两三个人跟随即可。”“其他人,都交给你的堂兄,他的团队人手紧缺。”“另外,你派出散布谣言的人,不会有意外吧?”这也是李培恩目前最担忧的问题。由于人力短缺,方泽派遣到难民中散播消息的多是他控制的一些地痞混混。对于这些人是否可靠,李培恩心中并无把握。然而,方泽对这些人充满信心,拍着胸口向李培恩保证:“二叔,你放心,这些家伙我了解得很。”“让他们做正经事可能不行。”“但在背后悄悄煽动,制造混乱,他们绝对在行。”看到李培恩仍有疑虑,方泽又补充道:“再说,常平仓确确实实被烧了,这些混混不用编造谎言,夸大火灾规模就够了。”“肯定不会出差错的。”听罢此言,李培恩才安心地点点头。确实,让这些地痞混混做其他事可能不合适,但在市井中散播谣言,或许正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毕竟,不论哪个时代的混混,口才总是不错的。李培恩抬头看了看天色,夜幕渐沉,城门即将关闭。他不敢耽误,带领方泽和三名锦衣卫来到后院换装。这些衣物都是手下仆人找出的旧物,布满补丁或磨损严重。然而,当李培恩拿到手中,发现衣物过于整洁,不像灾民应有的穿着。无奈之下,李培恩一咬牙,带着众人将衣物在地上搓揉,直至变得皱巴巴、脏兮兮,又在脸上抹上泥痕,才作罢。换好衣服,李培恩等人迅速钻进早已准备好的马车,疾驰向北城。为了避免引起注意,他们在距离北城门几条街的地方下车,步行至城门前。李培恩环顾四周,由于离城门关闭的时间已近。
城门洞内几乎空荡,仅剩几位士兵在队长带领下,无精打采地倚在门后,避开夜晚刺骨的寒风。李培恩一行低头走过,引起了一名士兵的注意。
他勉强起身,挡在众人面前,粗鲁地质问道:
“你们这么晚才出来,有什么原因?老实交代,是不是在城里做了违法的事?”
看来,李培恩他们的装扮足以让这位守门士兵误认为他们是来自城外的难民。
但实际上,依照城门规定,这些士兵无权管辖离城的行人。
进城费只在进入时收取,出城则无需缴费。
此刻,士兵摆出这副姿态拦下李培恩,不过是想捞点油水罢了。
方泽对此心知肚明,在士兵问话之际,他已经从口袋里掏出几枚铜币,伸手递了过去。
见方泽如此通情达理,士兵自然找不到阻止的理由,挥手示意他们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