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院里
春花母女二人回到家里,春花经过早上这么一跑身体已经很疲惫了。她随手拿起昨天剩下的点心就往嘴里塞。顺娘则走进卧室,在床头的柜子里翻翻找找,最后拿出一本小册子出来。
顺娘走到院子里,坐在凳子上,将小册子放在腿上,一页页地翻过去,似乎在寻找什么重要的东西。
春花看到顺娘这么认真,也好奇地走过来,她仔细地翻看顺娘手中的小册子,发现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一些人的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家庭背景等,这字歪歪扭扭的,上面还有很多符号。
其中一条写着:西大街,刘府,刘若锦,年方十六,刘府唯一的女儿,父亲商人,家底较为丰厚。
春花惊讶地看着顺娘,想不到她心思如此细腻,竟然把苏县大部分的适龄男女都做好了记录。
她忍不住感叹道:“娘,您真是太厉害了!我怎么从来不知道您还做了这些事情?”
“我们苏县范围可不小啊,要是平时不做点功夫,一家一家找上门那不得跑断我们的腿。花花,你过来跟娘熟悉一下这些标志,这个叉是代表着已经结婚了,这叉后面又有一个圈的代表已经丧偶,这些人也在我们的生意范围之内。这上面可有着我的全部心血,你以后看册子的时候多关注关注离成年较近的,这都是我们以后的大主顾,平时出门要跟这些主顾打好关系。”顺娘一脸的骄傲。
春花看着那本册子,有些疑惑地问:“娘,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标记呢?”
顺娘耐心地解释道:“娘认识的字少,这些信息很重要呀,如果不做好记录,我们怎么知道哪些人家需要我们的服务呢?而且这样可以避免我们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找那些不需要的人家。”
春花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接着,顺娘继续说:“花花,你看了以后觉得我们明天该登谁家的门呢?”
春花翻了翻册子,就指了指她刚刚第一眼看到的刘若锦,笑着说道:“门当户对,才子佳人。”
“那我们就听花花的。”
母女二人第二天一大早就收拾好,兴高采烈地来到刘府,没想到居然在刘府门外遇到意外之人,是城西的吴媒婆。
“老姐妹,你也来这刘府说亲啊,不知道你们是打算给哪家的公子说亲啊。”吴媒婆特别的热络。
“这刘府果然是说亲的人都踏破了门槛啊,我们给南大街的赵清朗公子说亲呐,不知道老姐妹你帮什么人跑一趟呢?”顺娘也热情地回应着她。
“我呢是帮隔了个巷子的韩家说媒呢。”
三媒婆正在府外热情地聊着,刘府便派出管家来请她们进门。
今天真巧,刘家父母都在家呢!三人见过了刘员外和夫人后,这顺娘和吴媒婆就开始一顿猛夸刘家小姐,说刘小姐貌美如花,秀外慧中,聪明伶俐。刘员外和夫人听别人夸自己女儿,自然是喜得乐见,于是就开始询问有意结亲的是苏县哪户人家。
吴媒婆率先开口:“我今天来说亲的,也是跟刘小姐有点关系。刘小姐小的时候不是在韩秀才家启蒙嘛,这韩秀才的大儿子韩子文自小跟刘小姐也是相熟。员外与夫人也见过韩子文,那容貌也是很英俊的。他们大家一起长大,也算得上青梅竹马,何况这韩子文现在也是个秀才,日后好好努力定然是能高中的,刘小姐以后也能当个官太太。”
刘员外和夫人表情很平静,但仍然跟着点头。
顺娘看了看春花,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期待和鼓励,似乎在告诉春花不要害怕,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春花微微颔首,目光从刘家夫妇身上扫过,她敏锐地察觉到,尽管他们表面上客气有加,但实际上对于韩子文并不是特别满意。春花心中暗自思忖:“我曾在小册子上读到过韩子文的信息,他还有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弟弟。而且,韩父虽然饱读诗书,但最终也只是一个秀才而已。韩家的家境并不富裕,而刘家夫妇身为商人,自然懂得权衡利弊。”
春花抬头看向刘家夫妇,微笑着说道:“员外,夫人,我们深知若锦小姐秀外慧中、聪明伶俐,所以才斗胆登门说亲。南大街的赵家夫人也曾向我们表示,希望能为他们家的独生儿子挑选一位门当户对的媳妇。这位赵公子不仅英俊儒雅,而且丝毫没有富家子弟的不良习性。”
“现在呢,赵公子已经跟着赵员外到处在自家生意奔忙呢,这大家都夸这赵公子在商业上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赵夫人的意思呢,也就是我们当个中间的话事人,我们可以安排赵刘两家见见面,大家都满意的话,两家就可以定下来了。”春花站起来向刘家夫妇介绍此行的目的。
这赵家家大业大在苏县也是有点名声的,这刘家自然是清楚这些状况的,春花不怕他们不会动心。刘家夫妻自然表现得很开心,春花知道她已经成功了一半。
那刘家夫妇并没有马上表态,只跟媒婆说他们要去问问女儿的意见,等有信了自然会请媒婆来刘府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