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张飞带了多少人呢?2十骑。张飞对面有多少人呢?5千骑。
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张)飞将2十骑拒后。--《蜀书张飞传》
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5千急追之,1日1夜行3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蜀书先主传》
更为要紧的是,对面的5千骑,还是曹魏中军精锐“虎豹骑”。虎豹骑的战绩极为耀眼。破袁谭、斩蹋顿、长驱塞北、远渡江淮,虎豹骑均为主力。
(曹)纯麾下骑斩(袁)谭首。及北征3郡,(曹)纯部骑获单于蹋顿……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2女辎重。--《魏书曹仁传-附传》
同时按王沈《魏书》记载,虎豹骑的兵员,1般是从“百人将”中选拔。
因此这5千骑兵,按照当时的观念,个个都是“以1当百”的勇士。
(曹)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王沈《魏书》
换言之,张飞以1己之力,便震慑住对面5千名“百人将”(本书中屯长,又叫屯将,秩百石)级别的勇士,更不用说这5千骑士的领队,还是名将曹纯。
当年(207)面对辽西乌丸的突袭,曹军皆惊(见《武帝纪》),曹纯却毫无惧色,还督率张辽斩杀单于蹋顿,可知也是1等1的猛将。
但他此刻(208)面对张飞,竟然“无敢近”,最终坐视刘备逃遁。
斩杀刘备,便可建立不世勋业,曹纯对此不可能不了解。
因为自刘备叛走徐州之后(199),便与曹操反目成仇,势同水火,直到曹叡继位(226),其人依然对刘备叛乱耿耿于怀。
自刘备叛后,东南多变。--王沈《魏书》
刘备天下枭雄,与(曹)操有隙。--《吴书鲁肃传》
(明)帝露布天下并班告益州曰:“刘备背恩,自窜巴蜀。”--《魏略》
张飞虽然占有“据水断桥”的地形优势,但麾下仅有2十骑,如果曹纯率军强渡,张飞根本不可能拦得住。
但张飞硬是凭借自身的气场与威名,将5千虎豹骑阻击于当阳桥下,这不能不视作军事史上的神迹。
曹纯百战名将,见惯了风浪。如果张飞没有硬桥硬马的战绩作支撑,根本不可能唬住对方。
(曹)纯以选为(虎豹骑)督,抚循甚得人心。及卒,有司白选代,太祖曰:“纯之比,何可复得!”。--王沈《魏书》
考虑到建安4年(199)张飞曾跟随刘备短暂地仕于曹营,并接受“中郎将”的职位;
那么有理由相信,在此期间曹纯对张飞很可能有较深入的了解,因此1时胆怯,酿成遗恨。
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许,曹公拜(张)飞为中郎将。--《蜀书张飞传》
张飞战绩如此彪炳,那么其人的战术价值有多大呢?
赤壁之战翌年(209),孙刘联军讨伐江陵,欲彻底清扫曹魏在江南地区的据点。
彼时的江陵守将,是名将曹仁,即曹纯的同母兄。
曹仁胆略超人,被《傅子》称作“贲、育弗加”。孟贲、夏育均是先秦著名勇士,曹仁的强悍可见1斑。
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傅子》
彼时(209)的孙刘双方发生了有趣的1幕,这也是论证张飞价值的重要依据。
刘备当时对周瑜说:“你借两千人给我,我把张飞和1千人借给你,共击曹仁。”
(刘)备谓(周)瑜云:“(曹)仁守江陵城,城中粮多,足为疾害。使张益德将千人随卿,卿分2千人追我……”(周)瑜以2千人益之。--《吴录》
显而易见,在此次军事借调中,张飞加上1千兵士,其价值等同于两千兵士。
机械地换算,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即张飞1人,作用约等于1千士卒。
照此论之,张飞即使不是“万人敌”,也至少是“千人敌”。
这里要说明1点,无论是“千人敌”还是“万人敌”,都不代表张飞真的能够1骑当千,而是隐喻他在战场上的影响力。
举例而论,吕布曾协助袁绍讨伐黑山张燕。
张燕有“精兵万余,骑千匹”,吕布却能与亲随骑将,连续蹂践张燕的阵线,并因此改变战争走势。
(袁)绍与(吕)布击张燕于常山。(张)燕精兵万余,骑数千……(吕布)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阵,遂破燕军。--《魏书吕布传》
吕布虽无法凭1己之力剿灭张燕的万余精兵;
但吕布1人的军事价值,却等同于黑山军的万人。张飞的情况亦是如此。
大概是周瑜在借调工作中尝到了甜头儿,于是得寸进尺,打算把关、张收为己用。
在周瑜的战略构想中,要先把刘备软禁在吴郡“娱其耳目”,之后再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