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末传》
刘晔的马屁咱们暂且不提,咱们阐述1下这种情况本身的代表意义:
这是1个非常令人难堪的信号。
因为它代表彼时的曹叡班底差,声望低,深居简出,籍籍无名,所以才需要群臣揣度试探。
通常而论,储君必定具备雄厚的幕僚班底,且幕僚人选1定是文武茂异,当世俊杰。
魏之曹丕、蜀之刘禅、吴之孙登孙和莫不如此。
初,备以诸葛亮为太子太傅,及禅立,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魏略》
赤乌5年,立(孙和)为太子,时年十9。阚泽为太傅,薛综为少傅,而蔡颖、张纯、封俌、严维等皆从容侍从。--《吴书孙和传》
早在上述储君继位之前,其声望便已传遍境内,甚至远至异国。
比如孙权在曹丕继位时(220)便知道对方“年已长大,承操之后”,甚至还担心自己“不及之”。
逮(曹)丕继业,年已长大,承(曹)操之后,以恩情加之,用能感义。--《吴书诸葛瑾传》
初,魏文帝即位,(孙)权尝从容问群臣曰:“曹丕以盛年即位,恐孤不能及之,诸卿以为如何?”--《吴录》
与此相对,孙权对曹叡的看法则十分轻蔑,视其为“幼弱”之徒。
可见曹叡登基前毫无声望可言。
(孙权曰)今(曹)叡幼弱,随人东西,此曹(曹真、陈群)等辈,必当因此弄巧行态,阿党比周,各助所附。--《吴书诸葛瑾传》
从现存史料看,曹叡继位前的幕僚班子中可考者仅有郑称、张茂、毕轨、李丰、曹爽、毌(guan4声)丘俭、高堂隆等人。
而且,这些都是什么人呢……
咱们看看史书记载:
郑称“儒生”,张茂“乡里”,后皆湮灭无闻;
曹爽德薄位尊,以覆其族;
毕轨、李丰浮华相尚,不以道终;
唯毌丘俭、高堂隆才略兼备,可谓俊逸。
注意:郑称、张茂事见《明帝纪》引《魏略》;
毕轨事见《曹爽传》引《魏略》;
李丰事见《夏侯玄传》引《魏略》;
曹爽、毌丘俭、高堂隆各有列传,文多不载。
概而论之,相比于同时代之储君,曹叡的班底可谓简陋,名望可谓黯淡。
因此直至曹叡继位,满朝臣僚都对这个新君1无所知,被迫推选刘晔前往探听口风。
按曹丕在“病笃”之际才立曹叡为太子,可知曹叡登基实属意外。
若非曹丕盛年暴毙,曹叡不仅没有继位机会,甚至可能遭到赐死(曹丕1度欲立曹礼为太子,见前引《魏略》),1如蜀之刘封1般。
7年夏5月,(文)帝病笃,乃立(曹叡)为皇太子。(5月)丁巳,(曹叡)即皇帝位。--《魏书明帝纪》
在曹叡的存世诗文《种瓜篇》中,曾借“菟丝”、“萍藻”隐喻新婚女子,抒发“妇人从夫”的依恋之情,似抱憾生母之不幸命运。
萍漂藻寄,浮水无根,又似隐喻其少时处境,朝不谋夕的悲戚之情跃然纸上。
推此而论,他“口吃寡言”的隐疾可能也源自那1灰暗时期。
兔丝无根株,蔓延自登缘。萍藻托清流,常恐身不全。被蒙丘山惠,贱妾执拳拳。天日照知之,想君亦俱然。--《种瓜篇》
魏明帝天姿秀出,立发垂地,口吃少言,而沉毅好断。--孙盛
有鉴于此,曹叡从长期的压抑环境下骤然得到解脱,1朝黄袍加身,荣登大宝;
在大悲大喜、大落大起之下,心态膨胀,性格扭曲,也便势所必至。
(2)壮志暗藏,政自己出
曹叡虽在生母遇害后长期矫情忍性,韬光养晦,但他1直“留意于法理”,这是心存壮志的典型标志。
(明帝)好学多识,特留意于法理。--王沈《魏书》
作为1个皇子,曹叡的人生轨迹无外乎登基为帝或出为藩王,总之他绝无可能供职于廷尉府,因此“留心法理”的唯1原因便是为了君临天下而做准备。
按其自述:“狱者,天下之性命也。”壮志宏图足见1斑。
冬十月,改平望观曰听讼观。(明)帝常言“狱者,天下之性命也”。--《魏书明帝纪》
曹操“好法、术”,而曹叡“生而太祖爱之,常令在左右”,无疑亦精通刑名之道。
“沉毅断识”的性格特征,“1经耳目,终不遗忘”的超凡记忆,当源自少时的学术训练。
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晋书傅玄传》
(曹叡)生而太祖爱之,常令在左右。--《魏书明帝纪》
(明帝)性特强识,虽左右小臣官簿性行,名迹所履,及其父兄子弟,1经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