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尾。
先来看1看,关中诸贼将与曹老板的蜜月期。
关中诸将叛乱之前(211),与曹氏霸府有过1段相当长的蜜月期。
前文曾提及,所谓霸府,实则是后来或登基,或儿子登基的掌控实权的幕府。
所以,卫府本质上也是霸府(伏寿的儿子,也是苟哥的儿子。)
建安7年(202)的高干、郭援之乱,以及建安十年的河东卫固之乱(205),皆钟繇都督关中诸将讨平。
(1)高干、郭援之乱
郭援之乱时,关中先锋庞德长驱直入,亲斩援首。
其人勇似关羽。
德随腾子超拒援、干於平阳。
德为军锋,进攻援、干,大破之,亲斩援首。--《魏书十8庞德传》
注意:郭援系钟繇外甥。
颇疑钟繇长子、次子不见书载,大约有牵涉进“郭援之乱”而遭夷灭的可能。
此役马超为司隶校尉(即钟繇)督军从事,随征,流矢中足;
超哥裹其足而复战,大破郭援。
高干投降。
超后为司隶校尉督军从事,讨郭援,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囊其足而战,破斩援首。--《典略》
马超、庞德由是显名。
超迁徐州刺史,德迁中郎将。
超因父委质,故未入朝而代父领军。
德随超叛,亡入汉中。
后随张鲁降(215),曹操知其勇,擢立义将军,食邑3百户,同于李典。
云某不得不提1嘴:
曹老板真特喵的抠门!
打发叫花子呢!
抠门如苟哥,还5百户起步呢!
(2)卫固之乱
卫固之乱(205)时,故并州刺史高干(这哥们儿“2进宫”),河东强贼张晟等人起兵。
钟繇再次都督“关中诸将”讨平。
其后河东卫固作乱,与张晟、张琰及高幹等并为寇,繇又率诸将讨破之。--《魏书十3钟繇传》
此役参战者未详,但必有马腾。
因马腾归顺曹操而未入朝之前,屯扶风郡槐里县(今陕西兴平),其任务便是“北备胡寇,东御白骑”。
征腾还屯槐里,转拜为前将军,假节,封槐里侯。北备胡寇,东备白骑。--《典略》
“白骑”即黄巾大帅“张白骑”,即上文所述的张晟。
因此,在曹操平定河北(200-207)的过程中,关中诸将完全受其驱使控制,甚至整族委质。
如马腾家族,阖门百口(包括马腾在内)皆居邺县,唯马超与庶妻董氏滞留关中。
正旦,种上寿于超,超捶胸吐血曰:“阖门百口,1旦同命,今2人相贺邪?”--《典略》
1言蔽之。
建安十6年(211)之前,关中诸将完全可以视作曹操的附庸。
关中诸将的相关记载,在3国史中颇为详尽。
但历来视角,皆侧重于马超、韩遂之乱(211);
史学家们甚至将目光转向了“贾诩篡书”、“许褚护驾”等细枝末节,却忽略了关中诸将叛乱前夕的始末因由。
结合《3国志》相关记载,可以明确看到:
关中诸将委质称臣于曹操(196),本就是“形势所迫”。
因彼时他们刚刚经历了大败(194)、且正在遭受饥荒(195-196)。
故久在长安的黄门侍郎钟繇、作为关中都督,借刘协之名、诱之以官位,对关中诸将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随着建安5年(200)“关中始开”,十余万侨居荆州的关中士民返乡,极大充实了关中人口,也充实了关中诸将的部曲。
为此,钟繇截留、招纳亡叛,并迁徙关中人户至洛阳;
卫觊则利用“盐铁之利”与关中诸将交易耕牛与耕具,吸引人户到己方辖区耕作,以此与关中诸将争利。
虽然关中酋帅在曹操“平定河北”的过程中出过大力。
其众供奉军马并先后协助镇压高干郭援之乱、卫固张晟之乱。
但随着刘表覆灭,侨居人口返乡,其实力无疑进1步得到补充,也为叛乱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准备。
至于所谓的“曹公讨张鲁、是假道伐虢”,纯粹是自欺欺人的借口。
须知,张鲁在汉中割据时(188),叛军首领马超还是个孩童。
彼时(211)的叛乱,无外乎“衡量实力”之后做出的计算。
1言蔽之,关中诸将委质曹操,是形势所迫;
关中诸将背叛曹操,亦是形势使然。
所以,1言以蔽之:
嘴里都是主义,实则心里都是生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