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十九章 中原诸业盛,卫府复出征9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 中原诸业盛,卫府复出征9(2 / 3)

周瑜轻咳1声,打散了这不合时宜的暧昧。

“从文,明日子义兄与瑜便欲返还江东,来年如有机会,你我兄弟3人再把臂言欢。”

苟哥偷瞄了仍娇羞无比的大乔1眼后,方才收摄心中绮念,正色道。

“2位兄长不必心急,清点军器甲胄、战马辎重至少需1日,明日用过午饭后,弟与2位兄长1同启程亦不迟。”

明日,赵旻要护送老娘和老叔1行人至东郡白马城。

那里是赵旻与袁绍地盘的分界线,渡过大河(即黄河)再向北,便是袁绍所辖的冀州魏郡之黎阳城。

所以,赵旻顺便可以送太史慈和周瑜2人出许都城…

赵大娘、赵云1行人的路线仍是走后世107国道,也就是由北城门出许都,经颖川郡治阳翟、河南郡荥阳至东郡白马城,渡河后经黎阳、邺城、赵国、襄国至常山国。

后世,这条路线沿途之地依次为许昌、郑州、新乡、鹤壁、临漳县、邯郸、邢台、石家庄,是妥妥的107国道。

但太史慈和周瑜则是由东城门出许都,渡过鸿沟后沿陈留的兖水1路向东南至泗水,再由泗水转淮水,经中渎水至广陵,最后渡江返还丹徒城。

好吧,这条路线在后世,被称作…

京杭大运河。

准确来说,太史慈周瑜2人,走的是通济渠,也就是北宋汴河至中渎水(里运河)这1段。

赵旻和周瑜可谓背道而驰。

因此,赵旻只能将2人送出东城门,便须尽快赶到许都北郊与赵大娘、赵云等人会合。

太史慈、周瑜抱拳笑道:“从文不必多礼,某等自行离去即可。”

众人谈笑间,赵甲的声音再次从书房门外传来。

“少君,河北儁乂将军、仲治先生至。”

不言而喻,张郃和辛评2人,1定是觐见刘协完毕、却又担心引起赵旻猜疑,因此才会再次赶来卫府见赵旻。

于是赵旻向太史慈、周瑜2人微微1笑后,朗声道。

“2君快快请进。”

大乔、小乔2女识趣地告退。

与孙策、周瑜情同兄弟的挚友太史慈不同,张郃辛评2人与2女素昧平生,2女继续留在书房便显得颇有些失礼。

少顷,张郃辛评2人匆匆而来,行礼后落座。

不待赵旻发问,张郃便笑着抢先道:“从文,实不相瞒,天子反复向某2人垂询袁公之事,因而耽搁1些时日。”

辛评笑着补充道:“天子之意显见,天子欲以世袭县侯之爵招揽拉拢袁公,然则…汝南1郡之地尚无法使袁公满意,遑论区区1汝阳县侯乎?”

袁绍或许并无僭越篡位之心,但其人身为人父,为子女考虑再正常不过…

魏晋时期,士族转变为门阀的根本原因,也正在于此:

士族垄断、甚至是世袭高官,成为门阀实际割据1地,与天子共治。

这个情况,从“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谚语便可见1斑。

但如此1来,门阀缺乏进取心、各阶层之间的门槛又犹如天堑,整个社会的颓丧和绝望便可想而知。

赵旻要改变的,便是这种历史趋势。

太史慈、周瑜2人闻言,脸色登时1变。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考虑到京兆郡治长安,属于3辅地区的核心地带;京兆如此,那冯翊和扶风的惨状,也就可想而知。

(3)3辅人逃荒

3辅崩溃,人户或者自相残食,或者逃难外州。

不愿坐地受死的3辅人,形成了逃荒大军,向益州、荆州疯狂流窜,刘焉麾下的“东州士”,其实就是南阳和3辅的逃荒者。

时南阳、3辅民数万家,避地入蜀,(刘)焉恣饶之,引为党与,号东州士。--《华阳国志》

然而即使是逃荒,路上也要吃人。此处谨以曹魏扬武将军王忠为例。

王忠出身扶风,在逃荒路上“因饥乏啖人”。

王忠,扶风人,少为亭长。3辅乱,(王)忠饥乏啖人,随辈南向武关(入荆州)。--《魏略》

王忠的扶风同乡,法正与孟达,也在此时出奔。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也。建安初,天下饥荒,(法)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蜀书法正传》

法正曾祖法雄,为南郡太守;祖父法真,为关西大儒;父法衍,为廷尉左监。孟达父孟他,为凉州刺史。2人可谓家世显赫。

即使拥有如此背景,法正与孟达也1度沦为饥民,最终流徙益州,郁郁不得志。

(法正)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蜀书法正传》

至于没有条件逃荒的3辅人,下场如何,也便不难想象了。

(4)弘农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