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制度之后被曹魏吸纳、沿袭并发扬光大。
(侍中)出入禁中,近侍帷幄,省尚书事。--《献帝起居注》
曹操在建安十8年(213)胁迫汉帝授予其“魏公”之号,并以冀州魏郡等十郡为封地,建立了1个国中之国,公开与汉室分庭抗礼。
在曹氏的封国之中,设有3公、6卿、侍中、尚书等1应机构。
(十8年)秋7月,始建魏社稷宗庙……十1月,初置尚书、侍中、6卿。--《魏书武帝纪》
不过为了加以区别,魏国的“3公6卿”与汉廷的“3公9卿”在名称上稍有不同,使用诸侯王国的职官称谓,多用古称。
比如魏国的光禄勋被称作郎中令、廷尉被称作大理、太常被称作奉常云云。
侍中寺的模式架构上,汉魏也稍有差异。
汉廷置侍中6人,魏国则置4人。王粲、杜袭、卫觊、和洽是最初的4名侍中,自此魏制便以4人为侍中定员。
值得1提的是,除河东名士卫觊外,其余3人都是荆州降臣。
(曹操)以荀攸为尚书令,凉茂为(尚书)仆射,毛玠、崔琰、常林、徐奕、何夔为尚书,王粲、杜袭、卫觊、和洽为侍中。--《汉晋春秋》
魏廷的侍中寺不仅下辖侍中,还包含“散骑诸官”。这是魏制与汉制相异的另1处地方。
曹丕篡汉之后,针对东汉灭亡的教训,严厉限制宦官权力。规定“宦者为官,不得过诸署令”。
(曹丕)置散骑常侍、侍郎各4人,其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为金策著令,藏之石室。--《魏书文帝纪》
至于两汉的“中常侍”,则被改为“散骑常侍”,不用阉人,改用士人,隶属侍中寺。
文帝延康元年,置散骑、常侍为1官。省“中”,置4人,与侍中同掌规谏,不用宦者。--《太平御览》引《魏志》
按唐《通典》描述,散骑常侍与侍中的品秩、员额、执掌、服色完全相同,唯有帽子上的貂蝉装饰有所差异。侍中为“左貂金蝉”,散骑为“右貂金蝉”。
鉴于东汉尚书台“总领纲纪,无所不统”,权势过重,因此魏廷设立了秘书(后被改为中书)机构来制衡尚书台;
同时强化侍中寺的权力,侍中、散骑常侍因此可以“共平(评)尚书奏事”。
散骑常侍在曹魏后期、西晋之时,甚至1度成为极为显贵之职。
这1制度直至东晋时代才告废止。
应劭《汉官》云:“尚书令、左丞,总领纲纪,无所不统。仆射、右丞,掌禀假钱谷。”--《宋书百官志》
魏晋散骑常侍、侍郎与侍中、黄门侍郎,共平尚书奏事。江左乃罢。--《宋书百官志》
由于侍中寺的权势扩张,乃是出于制衡尚书台的需要,因此在《3国志》中经常可以见到“以侍中守尚书令”的记载——即以侍中的本职,兼领尚书台之事务。
魏之荀彧、华歆;蜀之董允、陈祗等人均有类似记载,兹不赘述。
为何说侍中是3省6部制中门下省的前身呢?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