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雨过后,洞溪村湿漉漉的,空气中混合着青草和泥土的腥味,钟醒和余航远二人已经从林家搬回了知青点。
这里原本是一个地主的石磨坊,地主被打倒后,这里也被砸了个稀巴烂,墙壁都裂着几道大痕,一直荒废着,草长得比人还高,前两年大队长周有全让人把这里修修整整后,改造成了知青点,安置这些下乡插队的受过高中文化教育的知识青年。
钟醒干完活回来,浑身是汗,他快速的冲了澡,水滴从额发上淌下来流到眼睛里,钟醒随手拿起一旁的毛巾擦了擦。
“醒哥,我刚才路过村小学,看到一封寄给你的信,我顺带给你拿回来了。”余航远从外面回来,将一封信搁到桌子上。
生产队的住户是没有门牌号的,一般邮递员就把信件送到洞溪村的小学里。
“寄给我的信?”
钟醒扫了眼信封上面的钟醒(敬启),寄件人的地址是县委大院。
“这谁给你写的?”余航远凑过来看。
“是姜姜,她月底28日那天过生日,问我们那天有没有空。”
信的内容不长,姜姜说了一下自己目前的情况,她已经上学了,在县小学上一年级,问他最近过得怎么样,是否适应在洞溪村插队的生活,最后才提到自己月底过生日想邀请他们到家里聚会和庆生。
这信大概是姜姜自己写的,从字迹上看得出来,写信的人虽然写得很认真但是年纪不大,腕力不足。
钟醒也有些意外,他没想到姜姜还会给他写信。
“话说上次她跟着林书记夫妻到了县城后,就一直没消息了,我还以为小丫头早把我们忘了呢。”
“咱们也有两个多月没回家了,请个探亲假,顺便去一趟呗。”
钟醒本来心里也正有这个打算,他将姜姜写给自己的信收起来,用过的毛巾随手丢到一旁,“我出去一趟。”
“你去哪?”
“我去找个人,晚点我再给她回信。”
凤珍今年九岁,正在洞溪村小学上三年级,成绩有些差,总在及格边缘徘徊,她是家里最像已逝林老太爷的孩子,拥有勤劳朴素的本质,在她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喂猪洗衣服烧火样样都能干了。
钟醒到林家时,正看到凤珍和栓柱在门口的枣子树下剥黑豆。
“钟醒哥哥?”钟醒和余航远搬回知青点后,凤珍已经有段时间没见过他了。
钟醒过去帮着他俩剥黑豆,“月底28号是姜姜的生日,她写信邀请我和你一起,我和余航远打算请个假回一趟县城,顺便去给姜姜庆生,你要不要同我们一起过去?你在林书记家住两天,到时候我们再一起回洞溪村。”
凤珍听完钟醒的话,一瞬间有些发懵。
她长这么大,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公社,县城,这对于她来说是一个非常遥远陌生的词汇。
“怎么了?”
“我想去,就是我爹娘,他们可能不会同意。”凤珍脸色为难,姜姜记着她,她也不想让姜姜失望,只是她爹娘一直都不喜欢姜姜,恐怕会很难说话。
钟醒帮着他们把黑豆剥完了,“没事,你愿意去就行,你们家大人那边我帮忙去说。”
林家今天轮到张月菊做饭,主食是黑豆稀饭和玉米面饼子,黑豆稀饭煮得稠稠的很香,炒了一盘自种的青菜,还有去年剩下的老南瓜,用水煮了后加了一点油和盐,其实南瓜越老越好吃,老南瓜不仅吃起来会更甜,口感也会更加软糯。
开饭了,林家的规矩是向来第一碗饭都是先端给林老太,其他人才能动筷。
张月菊把饭盛好端给林老太,笑着道,“三弟妹来了信,说这个月底的周末,想让凤珍去县里住两天,碰巧月底钟知青要请假回县城探亲两天,就让小钟回城里的时候一并带上凤珍,回洞溪村的时候再和凤珍一起回来,这样一来也不耽误上学。”
“老三媳妇怎么好端端的让凤珍去县城住两天?”林老太脸色不太好看,老三两口子都没开口提接她去城里享福,倒是让凤珍去住,这是什么意思?
“还有,老三媳妇怎么知道钟知青月底要回城?”林老太狐疑地看了一眼大儿媳妇。
张月菊愣了一会,才挤出一抹笑,“这估计是上次雪崩多亏钟醒救了老三,老三夫妻俩一直和他保持着联系呢。”
“老二,红梅,你们的意见呢?”
“我没意见。”林老二埋头吭哧吭哧地吸溜碗里的黑豆稀饭,头也不抬,他巴不得凤珍这丫头去城里,能多占着点老三夫妻俩的便宜,最好老三两口子把凤珍这丫头一并养在身边了。
“那就这么说定了。”张月菊松了口气。
“大伯娘,我也想和我姐姐一起去县里。”凤霞抬头看向张月菊。
上次她脚受伤了,在公社医院里住了两天,等回来后林佑清一家三口已经去了县城,凤银一口气堵在心里恨不得一口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