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晋王十分欣赏。
可惜,晋王挡住了他的路。
犹豫很久,似乎下定了决心。
淡淡开口:
“成王败寇,周荣,别怪我心狠,要怪就怪你不老实在澶州待着!”
而后抬头,对着潘刚道:“潘刚,你带人截住晋王,杀了他。”
潘刚露出兴奋的神色:
“哈哈,拦路杀人俺最在行,好!”
一旁的孙峰提醒:“潘刚,做得干净一点,不能留一个活口。”
潘刚不爽:
“还用你说,老子干这种事,比你精通。”
而后领命离去。
大威皇城,书房内。
太子、魏忠言和谢泰,坐在一起议事。
太子率先开口问:
“魏尚书、谢尚书,你二人可知此次父皇突然叫老三和陈之修进京的目的?”
魏忠言:
“殿下不必太过在意,陛下喜好诗词,我听闻这陈之修在诗词一道有些造诣。”
“那老三呢?他又不会诗词。”太子继续问。
谢泰道:“陛下年事已高,难免思念旧人,说到底,晋王不过是个义子,对太子殿下构不成威胁。”
魏忠言赞同:
“是呀,殿下,此时最应该提防的是二皇子,他拥兵自重,听调不听宣。”
“他日,太子继位,二皇子必然是心腹大患!”
二皇子听到此话,深深皱眉,面露忧愁。
谢泰在一旁道:“殿下,听闻陈之修走水路而来,我担心二皇子会在他赶到京师之前,派人拉拢。”
“听闻陈之修计谋百出,若是他投靠了二皇子,必定如虎添翼。”
“咱们一定早做打算。”
太子面上闪过一丝慌张,急切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谢泰道:“咱们主动出击,切不可让二皇子得逞。”
“还要让陈之修知道,在这个朝廷之中,是谁说了算。”
“恩威并施,才能收服人心。”
太子深以为然地点头。
而后对着魏忠言和谢泰道:
“此次拉拢晋王和陈之修的重任就交给两位尚书,应该没有问题吧?”
两人对视一眼,面露难色。
太子皱眉,问:
“两位尚书,有什么事还请直说!”
而后,魏忠言才缓缓开口:
“殿下,这拉拢必然要施以好处,可微臣和谢尚书向来清廉,实在没有多余的银两,用来拉拢。”
太子皱眉,心里已经将两人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遍。
京师谁不知道谢泰和魏忠言的府邸。
比他这个太子的东宫还要奢华三分。
不过指望两人做事也不好拆穿,问道:
“二位尚书,不知需要多少银两?”
二人心中不停盘算,该要多少银两为好、
要少了吃亏,要多了怕太子急眼。
思索良久,直到太子都有些不耐烦,才听魏忠言开口:
“老臣需要银两不多,一万两足以!”
“什么?”太子吃惊,单拉拢一个人,就要花这么多银子,这还不算自己给对方封的官位。
一万两可不是小数目,大威朝一年的税银也不过才五百多万两银子。
这二人一张口,就是大威朝全国一天的税银。
真是敢开口。
谢泰也在一旁拱手:
“臣也一样!”这时,二人的口径倒是出奇一致。
谢泰接着解释:
“殿下,晋王和陈之修都不是什么没见过世面的穷人,钱少了根本起不到作用。”
魏忠言也劝道:
“等殿下登上皇位,这点银子算得了什么。”
“此时万万不是犹豫的时候。”
二人并不觉得一万辆太多,他二人做事,为自己要点好处费不过分吧。
就这样,还是给足了太子面子的结果。
他二人有这个时间,稍微运作运作,何止万两白银。
太子犹豫片刻,点头答应:
“好,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两万两就两万两。”
二人躬身一拜:
“殿下圣明。”
翌日清晨。
滑州码头,陈之修的五艘大船缓缓离开码头。
护卫看着两岸的青山,目露思索。
问向一旁的陈旺:
“陈旺,青牛山有动静了么?”
陈旺拱手:
“殿下,暗卫来报,青牛山朝关州动了。”
“关州,这些山匪还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