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嫂过去恐怕住不过来。”
“而且这些年都是四弟妹在照顾景之,应该没啥事。”
林桂枝点了点头后道:“大姑姐说的也没错,但这高考跟平时不同,听说要考几天,学习压力大,营养跟不上可不行。”
“娘,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在家里把菜做好给送去,不在那里住。”
安奶奶犹豫了一下,安爷爷道:“还是不要天天去,这样吧,家里的老母鸡还有五只,你一个星期杀一只炖了送过去。”
林桂枝高兴的哎了一声。
景之这孩子也是家里的一份子,他出息了,就是全家光荣。
安景之读书的这些年,家里没少有人登门拜访,都是平常他们见都见不到的领导。
安景之读书的重要性,这些年随着越来越高级的领导登门后所有人都有了深刻的体会。
安景之读书是家里一等一的大事。
…………………………
“快趁热喝了,这是你二伯娘大早上提过来的,我一直给你放在火上温着,读书累了吧,快喝了补补脑。”
“你奶奶那么抠的人都舍得为了你把家里养了好几年的老母鸡都杀了,赶紧喝,不能浪费。”
安景之一回家就被范春梅拉着喝鸡汤。
一大锅鸡汤,安景之才喝了一小半。
剩下的被范春梅高高兴兴的分到全家人的碗里。
原本她是不打算分的,其他东西平分就算了,这是给安景之补脑子的东西,高考在即,马虎不得。
在安景之的坚持之下,范春梅没有坚持住。
“还是奶奶养的老母鸡好吃。”安燕华满足道。
范春梅终于喝到馋了一上午的鸡汤了,林桂枝送来的时候,她就偷偷喝了一小口而已。
“二嫂的手艺真好。”
抹了抹嘴,安国荣道:“儿子啊,爸真没想到你这么懒的人,早早的就给爸养老了。”
自己的儿女什么德性安国荣一清二楚,因为他自己就是这种人。
原本他都想好了,孩子小,他就先靠他娘,孩子长大,估计也不太靠得住,看他自己就知道了。
养老钱还得自己提前攒着,反正他不靠孩子养老,孩子也别想靠他娶媳妇,大家都自力更生。
没想到他儿子居然让他风光了这么些年。
……
考试那天全家齐聚,就连安奶奶安爷爷都出动了。
第一次高考所有人都非常重视,但是像安家这么隆重的还是比较少见。
安景之看到大姑二叔三叔五叔堂哥堂姐,就连外公外婆都来了……
倒也不用这么重视吧。
没想到他还是太低估了自己。
他是从家里去考场,到了考场才看到其他的同学,送考的老师和校长看到他之后更是特意走过来,对他勉励了几句。
怕他紧张发挥不好,还多次安慰他,就算考不好也没关系,他年纪小可以继续考。
又对安家人客气了几句,开始入场了。
安景之让他们回去,外面太阳这么大,安奶奶和安爷爷年纪都大了,还有五婶的孩子也才两岁。
大家只让他别操心,赶紧进去,不用担心外面。
把人送进去后,全家人准备的非常充分,安国荣拿出他早就借来的巨型遮阳伞树立在一棵大树的旁边。
大家摆凳子的摆凳子,摆桌子的摆桌子,就这么坐在外面,一边聊天一边等待。
谁要是熬不住了,可以先去安国荣他们租的屋里睡觉。
遮阳伞很大,安景之的老师也被邀请到里面躲太阳,其他人看到这里还有空位都走了进来,安家也没赶人。
安奶奶还热情的给等待学生家长倒水,大家连连感谢,得知他们是安景之的家人后不停称赞。
“你们就是安景之的家长啊。”一个穿着中山装,带着几分书卷气的中年人道:“难怪能养出这样会读书的孩子,父母以身作则,宽厚善良,家风肯定很好。。”
安国荣虽然没听出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还是乐呵呵的跟人聊天。
做生意的这几年,他的口才越来越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三言两语就把人家的身份都打听清楚了。
得知他们是安景之的家人,聚过来的家长越来越多,安景之的神童名声,只要是家里有孩子读书的,基本没人不知道。
安奶奶第一次离家这么远,但她一点也不怵,孙子跳级上初中的时候,公社领导都来慰问,就连老五媳妇的娘家妈都只能在人家公社领导后面跟着看人家领导对他们客客气气。
跳级上高中后不仅公社的,就连县里都有领导下来,还有记者过来给他们拍照。
安奶奶自认自己是个见过大世面的老太太了,她连县里的领导都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