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家的,是王夫人最体面的陪房,在《红楼梦》中戏份较多,可谓典型的"死鱼眼睛",实属心性乖滑、仗势欺人的豪奴。
可就是这样一个世故圆滑的婆子,却在《红楼梦》第六回大发慈悲,真心实意帮助来荣国府"打秋风"的刘姥姥。
可以说,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没有周瑞家的真心帮助,恐怕她在王熙凤那里能不能得到二十两银子的接济还不好说。
我们先看看周瑞家的是怎样真心帮助刘姥姥得到施舍的:
刘姥姥带着板儿好不容易找到周瑞家的,周瑞家的得知来意后,没有因为自己不负责传话的职责就推托"不与我相干",反而坦诚相告,当下是王夫人的内侄女王熙凤管家:"如今太太事多心烦,有客来了,略可推得去的就推过去了,都是凤姑娘周旋迎待。今儿宁可不会太太,倒要见他一面,才不枉这里来一遭。"
随后周瑞家的抓紧时间安排小丫鬟去倒厅打听情况,看贾母摆饭没有。因为贵族之家规矩大礼数多,贾母是老封君,管家王熙凤要亲自安排她老人家吃中饭,事毕才能回屋用餐,用餐后才有难得的空档时间,要抓住这一时机禀报诉求,若午休后就不好打扰她了。
可见周瑞家的也是世故精明之人。正是她把握住了求人时机,领着刘姥姥才很顺利的见着管家王熙凤。
不过,饶是如此,贵族之家的奢华,眼花潦乱的繁杂事务,以及进进出出的管事回话,让睿智的乡下老妪刘姥姥还是难以从容,毕竟这是有伤自尊的乞求施舍,哪能不慌乱足促?
于是,便有了书中酸楚的一幕,还没吃早饭的小板儿吵着要吃肉,刘姥姥尴尬地打了孩子一巴掌,回王熙凤的话时也是"飞红了脸"吱吱唔唔:“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
幸得周瑞家的赶忙向她递眼色,支点子:“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
会意过来的刘姥姥这才"忍耻"道出自己伸手要钱的无奈诉求。
王熙凤知情后,随即安排周瑞家的传饭,带刘姥姥和板儿用餐,又悄悄指派周瑞家的向王夫人请示,该怎样接济刘姥姥,周瑞家的回复,堪称帮人帮到底的话术升级版,可说是将王夫人的意思翻译得好话连篇,直叫一个"妙"字了得:
“太太说,他们家原不是一家子,不过因出一姓,当年又与太老爷在一处作官,偶然连了宗的。这几年来也不大走动。当时他们来一遭,却也没空了他们。今儿既来了瞧瞧我们,是他的好意思,也不可简慢了他。便是有什么说的,叫奶奶裁度着就是了。”
话里语外都透着得打发刘姥姥几个钱的意思。
正是周瑞家的不遗余力帮助刘姥姥"打秋风",王熙凤才以给板儿做冬衣为由,施舍了二十两银子,并给了一吊雇车的钱。
就这样,穷得连饭都吃不上的刘姥姥一终于得到荣国府"及时雨"似的救济,她们一家才平安过了冬,后来通过勤劳苦干翻了身,致富走向了小康。
可见,周瑞家的真心帮助,善莫大焉。
周瑞家的为什么愿意这样真心相帮穷得丁当响的刘姥姥?真的是她知恩图报,有良知,有菩萨心肠,有悲悯的家国情怀?
不尽然,其实主要有两方面的缘由。
一则确实是知恩图报。她丈夫周瑞早年欠王狗儿家一个人情,因王狗儿的父亲也曾是京官,便与王夫人一家连了宗,周瑞作为王家的奴才,与王狗儿往来中也有了情分,后来周瑞奉主子安排去郊外争买田地时,极得王狗儿和他的父亲助力,才圆满完成交办任务。
这个人情,周瑞家的一直记着。
二则周瑞家的显摆优越感。
她作为心腹随王夫人到荣国府后,因王夫人执掌荣国府的内务,跟着水涨船高,成了最体面的豪奴,平时就负责府里的内眷出行,自己有单独的院落居住,也有小丫鬟伺候。
如今见衣衫褴褛的刘姥姥登门求助,觉得机会来了,只要她真心帮助刘姥姥,不仅可以还丈夫所欠的人情,还体现自己的能耐,显摆自己在荣国府的优越感,可以满足自己不平衡的心理。
原来周瑞家的一直在贾府主子面前讨好卖乖,虽说很体面,是豪奴,但依旧是奴才身份,即便在代理管家王熙凤面前,也只能是蝼蚁一样的存在。王熙凤说要开除自己的儿子就不含糊的开除,还是赖嬷嬷求情才得以幸免。自己的女婿冷子兴惹出了官司,也得求情王熙凤,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了了之。
这样的卑躬屈膝,其实让仗势欺人的周瑞家的心里并不痛快,如今卑微的刘姥姥找上门来乞求主子施舍,正好满足她渴望弥补尊严的深层次需求。
所以,周瑞家的愿意真心帮助刘姥姥“打秋风”,一旦成功,一方面借这个机会,可以理直气壮还王狗儿一家的人情,自己一家也就心里踏实,可以舒坦生活了。
这从脂砚斋在此处的夹批:“在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