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女生耽美>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 第87章 林黛玉泪尽而逝时何以再现"冷月葬花魂"的场景?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7章 林黛玉泪尽而逝时何以再现"冷月葬花魂"的场景?(2 / 2)

黛玉的侍女紫鹃见送来的是珍贵补品西洋白参,心想多得几颗,却不料遭到鸳鸯无意的打击:这白参,贾母也就那么几颗,怎能多给?也就是给林姑娘,老太太才省下来给一颗,其她人,想都别想。

从这些细节可以发现,林黛玉的不足之症在贾府并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这也使得她的形象清丽而又忧郁。

切如林黛玉出场时对她的描述:两弯似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三)林黛玉鲜明的个性:清高孤傲的背后原本冰清玉洁

林黛玉初进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她的行为,除了因她的身世很孤苦而致外,也与她清高孤傲的性格有关。

常理而言,林黛玉深得贾母喜欢,又是入住亲外婆家,可以不用小心翼翼的。

但林黛玉多愁善感,自卑多疑,在骨子里浸透着清高孤傲,以致在言语中尖酸刻薄,又爱哭爱恼使小性子。她这样的状态在初见面时容易被误解为不好相处、人缘不好。

如:刘姥姥游大观园时,林黛玉讽刺她为母蝗虫,调侃其舞姿是&34;百兽率舞&34;。

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奉命送宫花,只因为最后送给林黛玉,黛玉就讥讽说: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薛宝钗入住贾府后,林黛玉去找薛宝钗,发现贾宝玉也在,刻薄话就来了:哎呦,我来得不巧了……。

好在从不与黛玉争执的薛宝钗始终秉持大家闺秀的风范,对她惺惺相惜,后来还与黛玉交心,馈赠江南土物,钗黛和好。

其实,与林黛玉深交后,她冰清玉洁、善良的本性才真正显露出来。她的&34;小心眼&34;、言语刻薄不过是掩饰她的窘境,抵抗龌龊势利的贾府而不得已采取的保护手段。从她很细心、认真负责的教香菱学诗,可以感知林黛玉不仅富有诗情画意,用心点拨、同情弱者的性格特征也体现在具体的细节之中。此外,从黛玉的《葬花词》亦可以看出林黛玉过人的才华: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香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更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

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

四、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对爱情的忠贞与悍卫

事实上,寄人篱下的林黛玉不过是一朵带刺的玫瑰,一位孤苦伶仃而又极具才气的美丽少女。

《红楼梦》之所以写林黛玉在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再现其&34;冷月葬花魂&34;的场景,一方面,着力于控诉封建礼教。虚伪而又残忍的封建专制,根本不会顾及人世间的真情实感,为了维护所谓的&34;正统&34;利益,纯粹的爱情必然会被无情抛弃,最终让位于&34;实际需要&34;。

另一方面,通过林黛玉在孤苦无力的情况下,依然捍卫爱情,保持忠贞,为此宁愿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34;冷月葬花魂&34;这样的意象再现,具有极强的悲剧色彩的穿透力,让人物形象自带耀眼的光芒,从而成为文艺中的经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