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在墓穴中或窖藏时的崩塌,贸易运输中的损耗,包括在使用的过程中的损耗等,都产生了大量的瓷器碎片。
而瓷器表面的保护轴,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因为它是耐腐蚀材料,即使千年也不会降解,从而才保存了大量的瓷片资源。
我们现在常常会看到一些瓷器爱好者,用金银镶边儿的瓷片做成饰品,来佩戴于胸前。
闲时自己把玩,遇到志同道合的知己,更是可以拿出来与之分享、视如珍宝。
这也足以证明,那些有价值的瓷片,也是有市场需求的。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宋代,匠人们为皇家烧制贡品,质量管理非常的严格。
为了达到瓷器的精美,可以不计工时,不计成本。
把好的送入宫廷,那些不合格的,就地深理,绝不可流入民间,除非得到皇帝的赏赐。
所以,那时的达官贵人们,都以拥有汝瓷为荣。
而且,清朝时故宫里使用中,被损耗的瓷器,都有专门的宦官,在特定的地点及时间进行掩埋。
由此可见,精品的瓷器的珍贵程度,及皇权对于瓷器的垄断性。
天域幅员辽阔,瓷器生产历
时漫长。
但除了宫廷、达官贵人会收藏,民间保存的古瓷完整器,总体数量还不是很多。
而古瓷片浩繁如海,灿然若星,真正存留完整图案者,也不是太多。
而且,古瓷片的价值,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当然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不断攀上高峰。
之前,在澳城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件北宋官窑古瓷片镶白金项坠,拍出了70多万元的价格。
残破后的瓷片,我们可以直观看到它的胎质状态,了解材质的特点、与当时工艺特征。
画片上的纹饰,也为学术界存疑的整器的判定,提供了可靠的证据链支持。
从1982年到2004年,景德镇市御窑厂考古,就发掘了十数吨、上亿片瓷片。
后来,被工作人员修复整理了1000多件器物。
窑炉的破旧,和出土瓷片的精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这些出土的瓷片,为人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早中期瓷文化、和制瓷史的窗口。
故此,古瓷片有作为历史“标本”的意义。
初学者拾捡不同年代、窑口、图案纹饰等的古瓷片。
通过观察、对比,再结合瓷器鉴赏等理论书籍,
学习瓷器鉴定长进就会很快。
一些资深瓷器藏家,多年来也是“瓷片不离手”。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碎瓷片的功用和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
所以,之前不被人们看好的碎瓷片,如今也成收藏者心里的香饽饽,收藏它的人越来越多了。
收藏的人越多,相对应的市场上的货源就会越来越少。
而且,这种古瓷的碎瓷片,跟古瓷的器物一样,并不是每一片都值钱的。
它们之中的珍稀的,或是精品的,也还是在极少数。
大部分的瓷片,也只是普通的品相,并不值钱,有的甚至几块钱也没有人要。
而且,这些年来,已经不像前些年那样,动不动开采出一个古墓,里面就会有许多的瓷器或是碎瓷片。
碎瓷片的资源已经越来越少,不是那么好弄到的了。
陈林给身边的万晓雯和阿兰,解释了一下碎瓷片如今稀缺的情况。
并对万晓雯说道:“晓雯,你不要看到昨天冯老板挑了那么多的瓷片,就觉得碎瓷片的货源很多。”
“其实,这就是个错觉!”
陈林想了想昨天看到的,那几袋子品相不一的瓷片,说道:
“这是
因为冯老板走了好运了,能碰到这个老板正好有瓷片的资源。”
“而且,巧的是,来这里逛的买家们里面,没有太懂瓷器的。”
“他们觉得,碎的东西肯定是不值钱的东西,所以也就自然而然对那种瓷片不感兴趣。”
“甚至,有人的会以为那只是老板放到那里的垃圾,他们认为可能是老板一个不小心,把瓷器打碎了。”
“放在那里收起来,准备扔掉的。”
万晓雯听得吃惊的瞪大眼睛,她还真的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古瓷的碎片,也是那样的难得的。
那昨天冯老板还真是运气爆棚啊,弄走了好几袋子的瓷片。
万晓雯突然心里一动,凑近陈林小声说道:“早知道,这些瓷片都是有价值的,你怎么不给自己挑一些?”
她觉得陈林真是太实诚了。
昨天帮着冯老板挑了差不多大半天的瓷片,自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