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都市言情>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八百二十二章 冲突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二十二章 冲突(1 / 3)

只见那个名为卫子钰的年轻公子从窗口探出,“慈静大师此言,不过是断章取义,何其谬矣!”

杨清源原本是想出手的,见这年轻公子开口,便也暂时没有了这打算,能看戏吃瓜,为什么不?!这是人之常情啊!

慈静看到突然反驳他的卫子钰,也没有生气,笑着问道,“这位公子对于我佛门经义也有了解啊!若是有意,还请赐教。”

卫子钰也不客气,径直说道,“佛门以为,人皆有佛性,作恶之人弃恶从善,即可成佛。于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成为佛门大德劝导作恶之人停止作恶的经典语句。

然佛门的“放下屠刀”,并非指的是真正杀人的屠刀。这里的‘屠刀’,指的是恶意、恶言、恶行及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颠倒、分别、执着。绝非大师口中之意。”

在场众人都听着卫子钰的解读,无人打断他。

“我人心识之间,妄念相续,刹那不停,俗语说:心猿意马,即此之谓。所以若用自性来照自心,直观自己的心念,便是伐木断根的根本办法。所谓放下屠刀,就是放下心识上的有切妄想杂念,直下静观自己的心念,对于幻生幻灭的心念,不去执着,不去遣除,亦不随彼流转,只静心观察,妄念被自心所照,当下便能湛寂不动,以至自然化于无形。

《大乘心地观经》说:“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

这本是佛家的修行观性至理,今日却从大师口中得到了如此粗浅的解读,岂非贻笑大方?!”

这卫子钰对于佛经的解读,便是杨清源也频频点头。

别看杨清源是个道士,但对于儒释道,诸子百家……皆有涉猎,刚刚这卫子钰所言,已得佛门观心之法神髓,若是放在佛门之中,堪称一代高僧,这岭南卫家果然是家学渊源。

“阿弥陀佛,施主对于我佛门经义,果然熟读,但还是流于表面了,《贤劫经》中有言,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一一皆可成佛。佛法八万,解读不一,这位公子单一解读,却是有失佛门精髓了。不过以你的年纪能有这等领悟已是殊为不易。”

慈静见卫子钰说得在理,竟然用起了诡辩之术。

“慈静大师,王大光此人在徐州连续犯下大案,乃是朝廷的要犯,您是要包庇此贼吗?!”

点苍的张博云眼见都要抓到人了,结果这老和尚来了这样一波。

王大光可不仅仅是个犯人啊!这还是行走的一万两白银,还是本月下旬六扇门江湖邸报的头版头条。

最重要的是,这还是张博云想要行侠仗义干掉的人,还是玄澄要累积的功德。

就王大光这分量,别说是来个慈静,就算是大觉寺的主持来了,张博云也想要搏一搏。

不就洞玄境吗?!搞得谁家没有一样!

慈静闻言丝毫不恼,依旧是面带微笑,“出家之人,断绝凡尘俗世。王大光已死,世间只有静修和尚。俗世种种已经与我等出家之人无关。”

剃度出家意味着远离世俗世界,断绝一切俗缘,以解脱为目标潜心修行。所以世人普遍认为,出家之前所犯的错误也就一笔勾销,修行的过程中可以清除自己的罪孽,通过剃度出家的方式,为世人祈求平安喜乐。

又由于交通等问题,官府的实际管控力度仍然是较小的。此前对寺庙的管理非常的松散,对于地方官吏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若是人犯在寺庙里老老实实的,不要再犯其他事情的话,也就懒得耗费大量的精力去追捕了。

且此前的佛教势力极大,南朝四百八十寺,梵音阵阵、熏香如雾,何其盛也!之前大多的统治者、朝廷,对佛教也是很尊重的,显然不会为了个别犯人,去冒犯宗教势力。

即使是在被长期打击的大周,佛门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它是众多老百姓的精神支柱,背后的团体极为强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要求。

佛门众生平等,善人恶徒皆是一般,不会因此而拒收犯罪嫌疑人。

所以,剃度成了一些宵小之徒躲避律法惩罚的办法。

楼上的年轻公子卫子钰不由出言讥讽道,“哦?!莫非佛门藏污纳垢,世尊也不在乎?!”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修罗恶鬼,皆可渡!区区一个盗贼,佛法自可感化。若是世间恶人皆可善人,那岂不是比惩罚一个恶徒好得多!”

杨清源摇了摇头,看来今日是要动手了!

佛法可不能高于律法。

张博云的右手已经按在了剑柄之上,“若是,晚辈今日一定要将此人犯带走呢?!”

“阿弥陀佛,凭张施主和玄澄师侄,今日怕是带不走此人!”

“铿!”

张博云腰间的佩剑不等慈静的话说完,便出鞘!

慈静的武功远在他和玄澄之上,要想在他手中占得便宜,必须先下手为强。

流云剑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