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认为善良是一个人最高贵的品质,殊不知很多时候,善良也会成为伤害你的利器。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深刻指出:“往往是那些善良的愿望,把人带向了人间地狱。”
悠一以为自己救了两个人的命,但他却没有想过他不可能一辈子将精力放在两个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人身上。他有自己的家人,有自己的生活,他不可能毫无保留地无时无刻关注着一个已经破碎的人,和她那刚出生的孩子。
没有边界的心软,是滋养邪恶的土壤。悠一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照顾生子,花很多金钱去支撑孩子长大。
既伤害了自己,更成全了恶人——毕竟谁都不知道等孩子长大了,他的亲生父亲会不会找上门来要求赡养,白白地牺牲自己实在不值。
就像莎士比亚说的:\"过度的善良,往往沦为别人得寸进尺的筹码。\"
生子本人也是一个很善良的孩子,这一点从她在雨夜捡回了yvette就可以看出。她的善良不仅体现在温柔的笑容中,更在她时刻伸出援手,无论是给予陌生人帮助,还是为朋友默默分担烦恼。
但将她推入深渊的,除了人性的恶,还有她的善良和心软。
如果她那天在街头捡回家的不是yvette,而是一个心怀不轨的坏人,那么事情的发展轨迹将会截然不同,后果更是难以预料。如果她没有在悠一的规劝下心软,生下了生太,那么故事的走向也会大相径庭。
心理学家张德芬曾说过:“人与人之间,常常是彼此吞噬的如果她没有在悠一的规劝下心软,生下了生太,关系。如果‘我’不够硬,就很容易被‘他人’吞噬。”
叔本华也说:“过度的善良会毁掉你自己。”
很显然,生子就是被吞噬,被毁掉的那一个。
生太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
游戏中的他会到处去找帮哥哥失去的双腿,会拯救路边快要死掉的种子先生,会为已经变成灵魂的哥哥姐姐们感到悲痛,会有把出生的机会让给哥哥的念头……
但是诞生后,他的温柔善良反而成为了伤害他的利器。
作家刘震云曾经说过:“虽然深渊看似深不见底,但人心才是最难以测量的。”
为什么要校园霸凌生太呢?这个问题生太不知道,第四个也想不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只有那些真正实施校园霸凌的人才会知道。
但第四个觉得,还是因为生太太过温和,太过柔软,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从而成为了那些寻求刺激、缺乏同理心者眼中的软柿子。
善良若没有底线,只会为自己埋下祸根;心软若没有边界,只会让对方肆无忌惮。
就像杨绛先生说过一句话:“你有不伤别人的教养,却缺少一种不被人伤害的气场,若没有人护你周全,就请以后善良中带点锋芒,为自己保驾护航。”
生太做不到带上锋芒,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显得尤为柔和与包容,不过没有关系,身为兄弟的第四个会一直在他身边守护他,达成他们共同的愿望。
虽然yvette自嘲地说自己是个自私的人,声称宁愿牺牲那些与她毫无瓜葛的陌生人的利益,也要让自己熟悉和认识的人更加快乐满足。
在街上看到别人遇到了麻烦,如果不是自己认识的人,她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冷漠地移开视线,绝对不会出手帮忙。
但很明显,她对自己的情况有一定认知,但却不全面。她确实做不到无端地去帮助别人,但她会为对方感到悲伤,在心里开始纠结,甚至指责自己的不作为。
同时她也很在意他人的目光,他人的看法。
当她站在事发现场的边缘,即便心中的声音在不断地告诫她不要多管闲事,但另一个声音,那个更加在意他人评价的声音却如影随形,让她无法真正置身事外。
“我就在那旁边,如果我什么都不做,只是冷漠地走开,别人会不会在背后指指点点,说我太过无情,甚至是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呢?”
这样的念头一旦开始盘旋,就仿佛在她心中种下了一颗不安的种子,不断地生根发芽,让她无法忽视。
这种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痛苦,因为它往往迫使她做出违背自己最初意愿的选择。
即使最后帮助了别人,“我原本不想帮他的,我真是个冷漠的人”和“又被迫做不想做的事”这两种念头依旧会一直盘旋在yvette的脑海中。
过度关心他人的感受,注定会使自己受苦。
yvette本人也提到过,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并不擅长拒绝别人。这种特点仿佛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无论是面对出于善意的请求,还是那些带有恶意或不合理的要求,只要对方向她提出,她甚至无法说出一个不字。
就像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一书中写的:“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