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她,端成快要急出泪水。然而,母妃的心腹眼不错地看着,她该如何将这要命的消息告知傅玉璋?
端成看着叶九玉日间隆起的腹部,叶九玉是豫王妃,已怀了豫王的骨肉,她会帮她,会帮傅玉璋吗?
端成想到金陵城中贵女们的传言,太子哥哥与叶九玉曾有情…
罢了,她已想不到其他法子,只能对着叶九玉孤注一掷。
端成拉过叶九玉,一根指头抵在她的手心,“二嫂嫂,二哥哥曾许诺帮我做一只白玉雕成的铃兰花簪,”她道,“都已多少天了,我本想戴着花簪见一见探花郎,可叫二哥哥误了。他是不是躲到林中去了,你帮我去寻他!”
一面说,一面却在叶九玉的手心写了“太子”二字。
待端成写完那二字,叶九玉掌心一握,握住端成的手指。她紧紧瞧着端成,最后重重一颔首,“好,我这就去寻他。”
周围的侍女未听出二人的机锋,只道是端成与豫王妃撒娇。端成不动声色往远处瞧,直到看见叶九玉向傅玉璋行了一礼,她终于舒下一口气。
听完叶九玉转述的话语,傅玉璋在短短的一瞬拼凑出端成瞧见的景象——戴白玉铃兰花簪的自然是时临安,她叫探花郎王市杭带去了林中深处?
自从得知王家事涉私盐,傅玉璋与时临安早对王市杭生了戒备。照理,她不应在今日陷入陷阱。
然而,叶九玉却道端成已叫淑妃的人看了起来,没法子传信,这才托她传过消息。如此看来,端成所见的,必定不是寻常的景象。而一贯温和无争的淑妃,怕是与袁贵妃站到一处。
傅玉璋不再细想,“九玉,多谢你。”他匆匆说道,提步便往海棠林中快步跑去。
叶九玉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只觉心中有什么在快速流逝,叫人抓也抓不住。
海棠林中,袁贵妃正与贵女们玩笑,“要说观景的最好处,自然是山腰的亭屋,”她道,“亭屋建得高,远眺过去,海棠花如云似海,一直漫到玄武湖边。”
“景美,陛下对娘娘的情意更美,”淑妃笑道,“谁不知,这是陛下专为娘娘建的,只供每年的花季来一赏呢。”
袁贵妃娇娇一笑,“就你知道得多。”
一行人往山腰行去。
不多时,亭屋已在不远处。
“咦,亭屋怎的闭着窗?”有人瞧见亭屋紧阖的窗扉。若是看景,自然应将窗页四开。
“里头可是有人?”有一人猜道。
“何人在里头,需要关窗?”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没一会便已猜到腌臜处。
“可是有人…”一位小贵人比了两根手指,又将手指并到一处。
“胡闹,”出言的是老王妃,她为人最是守礼,瞧不惯任何败坏礼节之事,“虽说是上巳宴,但礼不可废,你我且去瞧一瞧。”
老王妃走到了最前头,众人快走几步,站到了亭屋的外头。
也不知屋中人做了甚,竟有一丝软媚的呻丨吟传出。
一行贵女中既有已为人妇的,亦有尚未婚嫁的。听到那动静,已为人妇的纷纷变了神色,尚未婚嫁的虽已听出不妥,可毕竟还是神色懵懂。
袁贵妃与淑妃一对眼色,“清风,”袁贵妃唤道,“请各位小娘子去席间饮茶。”
侍女将一众未婚的贵女领开。
袁贵妃再一瞧老王妃,老王妃则对着她一颔首。
袁贵妃抬了抬手,清风走上前去。
正要推门之际,却传来一道清朗的男声。
“原来,母妃在此处,叫儿臣好找,”是一身太子常服的傅玉璋,“父皇正寻母妃。”
“哦?”袁贵妃走过几步,她站得高,也不知是事出仓皇,还是她并不想避开,她站在台阶上,受了傅玉璋的全礼,“太子可知是何事?”
“儿臣不知。”傅玉璋道。
袁贵妃回首一看亭屋,亭屋中已没了声响,不知是屋中之人听到外头围了人,终于清醒过来,还是两人昏头昏脑睡着了。
可惜,即便傅玉璋来了,他也救不了屋中的人。亭屋四围都是她带来的人,只需将门打开,不论他们有无成事,清白二字总归是没了。
将时临安送与王家,既可断了傅玉璋的一臂,又可叫王市杭,叫王家对她臣服。如此一来,青州府的私盐之利,便都是傅玉书的。
“既如此,便不是急事,”袁贵妃笑了笑,上扬的眼尾露出嘲弄的意味,“待本宫瞧一瞧亭屋,又是一年未至,也是有一些想念。”
“清风。”袁贵妃道。
清风本就站在门旁,闻言,她再不停顿,她抬起双手,用力地往内一推。
而伴随开门声响起的,是一男一女两道声音。
“母妃。”这是傅玉璋,他站在亭屋的台阶之下,语气中带着焦急。
“此处怎的了?”这是头戴铃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