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
门前屋后再种几株果树,就更不缺了。
这就是地多的好处。
南北朝时期,一丁授由几十亩比比皆是,授田百亩都不鲜见。
这样的人地比例,哪怕粗放种植,一亩地只收大几十斤,养活一家人绰绰有余。
唐初只有一千多万人,男丁授由百亩。
唐人诗句中,哪怕是村子里的普通庄户,各种节日也有肉吃,有酒喝。说古代人吃不到肉,并不完全准确,至少在人少地多的时候没问题。
人少地多的情况下,只要没有战争,没有灾害,老百姓不但能吃饱,还能最多耕种三年就能攒下一年的余粮一一但眼下不可能没有战争,这个对农业生产影响就大了,最严重能让你家里今年少种一半地,因为缺乏了丁男,老弱妇孺种不动。
把那几位渠师喊过来。"邵勋吩咐道。
杨勤、刘灵二人争相而出,又互相看了看,都停下了脚步。
速去。"邵勋催促道。
两人遂一起去,片刻之后,诸位渠帅被喊了过来。
“拜见陈公。“他们操着别扭的口音,齐声说道。
邵勋看了看他们,随手指了一人,问道:“汝何名?”
“沮渠崇。”
“匈奴人?”
“祖上本安定卢水胡,后迁居北地。"
安定、北地靠在一起,皆雍州属郡。
“以何为业?”
“放牧牛羊,也种些地。”
“如何耕牧?”
“于田畔起屋,东边种地,西边放牧。隔三年再换过来。”
邵勋一听,喜上眉梢。
胡人也懂得轮作休耕,不错,事情好办了。
“我欲在赵郡为尔等授田,如何?”他问道。
“有地就行。”
“但这田却需按金谷园之法来耕作,如何?”
“遵命。”沮渠崇一口应下了。
其实他已经与金谷园那帮人有过接触了。
不就是轮作嘛,搞得谁不懂似的。
他家的部落在安定、北地生活,早就发现其中奥妙了。
一块地,连续种个几年,一年比一年收成低,俗谓地“瘦”了。
这个时候就将其改成草场放牧,几年后再种,一下子就缓过来了,地又“肥”了。
他们是不懂其中的原因,但会总结经验啊,而且用肥瘦来比喻也非常贴切。
“是个爽利人!”邵勋拍了拍沮渠崇的肩膀,笑道:“我在安平养了几万头牛羊,全赏给你们了。”
“谢陈公。”沮渠崇这次是真高兴,立刻高呼。
谢完,他还扭头,用胡语与其他酋帅们说了一遍,所有人都拜倒在地,喜气洋洋。
邵勋也非常高兴。
他不喜欢那些游牧习性过浓、四处乱窜的部落,更喜欢这些半耕半牧,相对固定在一个区域内生活的胡人。
只要你不走,那我就好管了。时间久了,习俗变了,也就慢慢同化了。
而且,他内心之中也不希望中原的农业生产模式过于单一。
畜牧比重过低,可不是什么好事。
北魏的河阳牧场,以汲郡为核心,西延伸至河内,东延伸至顿丘、阳平交界处,当地胡汉杂处。有人种地,有人放牧,有人耕牧并举,遂有“戎马十万匹”,供“洛阳警备”,另牛羊驼等杂畜无算。
这是一个农牧混合王朝,至少在对外武力上不存在短板。而且人家人口也不少,两三千万总是有的,并没有因为大力发展畜牧业而导致人口大幅减少。更别说北魏常年战争,且只有北方半壁江山了。
“看你是个爽利人,我丑话说在前头。”邵勋又道:“拿了我的地,可是要服役打仗的。”
沮渠崇眨巴了下眼睛,问道:“可是和匈奴打?”
“自然是了。”邵勋说道:“怕了?”
“在北地被匈奴挤得待不下去,一路跑到河北来,已经够丢人了。”沮渠崇说道:“这次不想跑了。如果匈奴打过来,就和他们拼了。”
“如果匈奴不打过来呢?”邵勋反问道。
沮渠崇沉默了一会,道:“只要明公有令,打就是了。”
邵勋笑了笑,道:“方才说你爽利,现在又不爽利了。放心,立功自然会受赏,富贵无忧,且可传之子孙后代。”
“若真如明公所言,自当从命。”沮渠崇说道。
邵勋瞟了他一眼。
到底是胡人,即便已成丧家之犬了,依然桀骜不驯。
还是得磨一磨性子,慢慢收服。
我连刘氏那头野马都能驯服,不信搞不定你们。
“你最好真这么做。”邵勋说道:“走吧,我带尔等去赵郡看看。”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