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1早晨(1 / 3)

杨久年和詹士凛昨夜聊到了大半夜,不知是昨天白天休息够了,还是缠绕心头的家事已经解决,杨久年整个人显得容光焕发,精神饱满。

天刚亮,杨久年就已经整装待备,然后拿着自己吃饭的家伙走出了库尔勒大叔家里。

夏日的和田是比较干燥的,杨久年他们现在在南部位于昆仑山这边还比较好,若是在靠近北边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那这个时间出来,绝对吃一嘴的风和沙子。和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南枕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东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且末县相接,西连喀什地区的叶城麦盖提巴楚县,北与阿克苏地区的沙雅阿瓦提县接壤,南邻西藏自治区;西南与印度,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的实际控制区毗邻,东西长约67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边界线264公里。按照昨天行程安排,他们今天要在当地待一天,联系好和田河那边的驻扎军区便直接过去。

看着当地少数民族一个个的笑容,杨久年拿着照相机,情不自禁地喀嚓一声拍下了在新疆和田的第一张照片。

虽然天气很热,但杨久年在出门时还是穿着一身长袖t恤,这会儿脖子上挂着一个佳能照相机加上一个长长的镜头,吸引了不少当地儿童的目光。一个二个唧唧喳喳地围着杨久年转悠。

杨久年对孩子是非常有耐心的,看着这群半大的小娃子。已为人父的杨久年瞬间就想到了在家里调皮捣蛋的詹慕年小朋友。

杨久年脸上柔和的笑容让这群孩子忘记了遇见陌生人的害怕,他们被杨久年手中的相机给吸引住了全部的目光,唧唧喳喳的吵闹着:“拍照,拍照,我也要拍……”这句话里面参杂了各种语言,当然也有汉语。

杨久年听明白后,便让孩子们一个个排队排好,给他们一个个留下了照下了最灿烂的笑容。

旁边来寻孩子的大人看到这一幕,无不露出了和善的笑容。

杨久年朝前来寻孩子的家长微微行礼,用着汉语与对方沟通了半天,让对方帮他照一张他与这些孩子们的照片。

杨久年这边拍完照片,魏清正好顺着当地人的指点来到,一眼就看到了正拿着照相机调试的杨久年。

“一大清早不吃饭就跑出来了就是来拍照的啊!拍了多少,给我瞧瞧?”

杨久年随手把手中的相机递过去,边问道:“大家都起床了吗?”

“早起了,都等着你吃饭呢!我先吃都不成,哈丽克兹和兰姐说必须等你一起。这不,把我派出来找你了呗!”

杨久年一听,当即说道:“那赶紧回去。”说着一把从魏清手里夺回相机。

魏清被他这一夺吓了一大跳,“相机,相机……”手忙脚乱地递回给了杨久年。

杨久年见对方这么紧张相机,笑着道:“没事,没看见我绳子在我手上吗?”

魏清一看,可不是,刚才他只顾着看相片了,没注意到相机上的绳子一直被杨久年紧紧地抓住在手上。

杨久年和魏清到库尔勒大叔家时,桌子上已经摆好各式新疆早点,但是馕就有好几种,再加上肉夹馍还有一些特色小点,五花八门的摆了一桌子。杨久年当下就吓了一跳,也难怪魏清这么猴急地来找他了。

馕又称为胡饼,是一种圆形面饼。杨久年早些年自己来新疆时吃过这东西,刚出炉的味道非常好,一股子面香味。

“这么多啊?”

王海和莫兰看着杨久年这吃惊的小样,笑着对他说道:“赶紧洗手吃饭,就等你了。”

杨久年一听,不敢耽搁,连忙把相机放下,转身到院子里洗洗手,然后开吃起来。

饭桌上,库尔勒大叔有告诉了一些关于馕的历史,不说别的,就这馕的品种就竟然,大约有五十多种。他们现在桌子上摆着的这些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片馕都是常见的,若是待节日的时候,那什么希尔曼馕,各种馕加在一起,大叔说了,能让他们吃上大半个月不带重复的。

杨久年对于面食属于一般,魏清这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一听这么多,眼睛瞬间都发亮了起来。在桌子上,吃着肉馕就在那吆喝着,下次自己私下里一定要再来一趟新疆,把所有馕都吃一次。

馕是面食,烘烤成为一个圆饼,在新疆老一辈子住在靠近沙漠这一代的,这个食物就是他们必不可少的东西。因为,只有这个食物能放很久,不变质。

杨久年喝着哈丽克兹专门为他煮的小米粥,笑眯眯地看着一手拿肉夹馍,一手拿馕跟库尔勒大叔说话的魏清笑了笑,然后转过头对着坐在他对面的哈丽克兹,举了一下手里的小米粥笑着道:“谢谢。”

杨久年不知道哈丽克兹从谁的嘴里听到他不习惯吃面食,特意给他煮了这碗米粥,不管怎么样,他都感谢这位对他们诸多照顾的父女二人。

餐桌上,魏清在大声和库尔勒大叔讨论着各种好吃的,莫兰在和哈丽克兹聊着关于哈丽克兹几天后婚礼的事情,而王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