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第12章 大明虎贲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大明虎贲(1 / 2)

一番插科打诨,朱元璋在群臣的簇拥之下,登上了点将台。

有资格跟着上点将台的,那都是一方巨头大佬。

比如徐达、李文忠、邓愈这些军方大鳄,比如中书左丞杨宪、中书右丞汪广洋这些中书权臣,再比如太子朱标。

朱标可是当朝太子,国之储君,自然不会自降身份,参与什么校阅演武。

李祺等勋贵子弟和一众皇子则老老实实地站在台下,随时等候着皇帝下令进行校阅大考。

李景隆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满脸钦佩地看着李祺。

“祺哥儿,你可真牛逼啊!”

“你刚刚不会真想喊陛下一声大哥吧?”

李景隆眼睛里面全都是崇拜的小星星,向李祺竖起了大拇指。

李祺听后只是淡淡地笑了笑,无所谓地摆了摆手。

“基操,勿六!”

要不是老朱出脚及时,他肯定会喊出来!

可惜了啊,被狗日的朱重八给看穿了,不给他顺杆往上爬的机会。

“对了,此次校阅大比,你有信心吗?”

李祺笑呵呵地看着李景隆。

不出意外,李景隆直接满脸惊惶地摇了摇头。

其实他算好的,平日里就喜欢舞刀弄枪,所以骑射对他而言算不了什么。

但也仅仅只是处于“会”这个阶段,真要跟徐辉祖、邓镇、冯诚这些正儿八经的勋贵将种相比,他还是差了老大一截。

至于李祺他自己,连骑马都不怎么会,更别提骑射了。

一想到这儿,李景隆就忍不住看向了李祺。

“祺哥儿,这可怎么办,要是……”

“无妨。”李祺笑着摆了摆手,“我是文臣子弟,耍什么骑射?”

李景隆:“??”

哈?

那我呢?

汝闻人言否?

我爹可是大都督府的大都督啊!

我的死活你是只字不提啊!

二人插科打诨的时候,校阅也即将开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广袤的校场上,三万余大明虎贲整齐列阵。

老朱同志在众将簇拥之下登上点将台。

校场四周旌旗飘展,三万将士执戟行礼,齐喝万胜,呼声震天!

朱元璋也被这山崩地裂的呼声所感染,兴奋的脸孔涨得通红!

他那双眸子中,燃烧着浓烈的斗志!

他的双拳握紧,骨节咔擦作响,整张脸都涨得通红!

一种难言的兴奋感充斥在朱元璋心脏,让他仿佛重新找回了当年征伐沙场的感觉!

这就是朕的大明虎贲!

这就是朕的百战王师!

“有此虎贲雄师,何愁宇内不靖,何惧强敌犯边?”

朱元璋大笑着开口,一众将领也是满脸骄傲。

随即皇帝陛下看向了大将军徐达,无需多言。

徐达点了点头,从传令兵手上接过几面令旗。

《孙子兵法·军争》有云:“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

因为传讯方式的简陋,所以旗帜、鼓点、金声、号角、灯火,这些是古代战场上主要的通信联络信号和指挥手段。

古代军队运用旗鼓这种通讯和指挥方式,可以迅速而有效地将各种指挥号令、联络信号传达给全军。

但由于令旗内容复杂、头绪繁多,必须花较多的时间来进行教学、训练,方能使全军每一士兵熟悉这一套指挥号令。

所以,训练将士“辨旗帜”、“审金鼓”,是古代所有兵卒入伍后的第一课,《武备志》中说:“练士者,先明旗之别而要束之。”就是这个道理。

校场上面这三万余名将士,乃是大明虎贲雄师中的精锐战兵,“辨旗帜”、“审金鼓”这种基本常识自然不必多言。

“陛下谕旨,校阅开始!”

寂静之间,伴随着徐达一声高呼,这场检阅,亦是正式拉开帷幕。

咚咚咚!

战鼓隆隆,军旗猎猎!

随着大将军徐达猛地挥动手中令旗,三万余名将士顿时接令,阵列迅速铺展开来。

仅仅只是几个呼吸间,原本的战兵军阵便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两大阵列,两个阵列皆有指挥变阵的将领。

没有一丝一毫的杂音,也没有任何人的呼喊号令!

将士全凭令旗信号而动,这便是所谓的令行禁止!

万人军阵,铁甲森严,沉默如山。

在军鼓之声于旗帜号令之下,千人军阵,或进,或退,或攻,或守!

进退有度,秩序凛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