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相公把家里的产业,全部分发给三人负责。
陈灼灼除了每三日盘一次出入账目、每十日汇总一次全家账目。
其他的时候,就是收集旌阳县以及附近县域,有哪些新兴的产业、有哪些落时的产业,以及有哪些经营不善,或是转手倒卖的田地庄园。
“娇娘姐姐,我的好姐姐,这回我不像上回一样,要在城郊花千两银子买百亩庄园,我只要支取二百两银子就行。”
二百两银子对于陈灼灼来讲,自掏腰包也掏得出来。
但她是为林家购置产业,公私分得清楚。
何况卖地的主家,也是看在林家的面子上,感念夫君为旌阳县作出莫大的贡献,才愿意降价卖给林家的。
“只要二百两?你到底要买什么?”
陈娇娘反手环住陈灼灼的手臂往她的院子里走,盘算着家里还缺什么。
别看她掌管公账,可在置业方向,她不如灼灼的眼光。
陈灼灼也没卖关子,脚步突然一顿,手指着前方,在半空自东向西画了一道弧线。
“前方三里处有两座大山包,长着百亩竹林,是一户姓古的人家打理的,还办了地契,他家的竹子比起这边的长势还要好。”
买竹林?
陈娇娘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自家后面的大山。
靠山吃山,山上的竹子不是随便砍吗?为什么还要专门花钱去买?
就算是为了相公所说的,要源源不断地采用,但是,只要划分出区域来,间隔着砍伐,等待新竹长出,按照目前糖坊的需求来说,还是供大于求的。
仓库里都炭了近六十万斤的炭粉,她还合计着要不要请相公做主,暂停炭粉的烧制呢。
“娇娘姐姐你可能不记得了,不论是砍树还是采竹,以前官府每年会限制两个月,禁止在新生动物增多的月份禁止进入山林砍伐,只有私人种植的能够随心所欲。”
说到这里,陈灼灼特意停顿了一下,让娇娘姐姐消化一下她说的话。
她在嫁进来之前,以为夫君能够白手起家积累这么一大片家业,简直是神人。
可接触下来她就发现,夫君在创新方面独领风骚,无人能及,可对于当地的许多规矩,却根本不懂,也不知是自小身份限制,还是怎地。
好在,夫君不懂的,只要她知道了,就得替夫君和全家提前打算好。
“还有特定的日子不许砍伐的规定吗?”
陈娇娘仔细想了想,似乎小时候,听爹娘提起过,可时间太久远,再加上她家并不像灼灼家一样,坐拥大量良田与山林,还真不知晓此事。
“有啊,只是自从我们小的时候,天下便不太平,后来年年打仗,许多人连肚子都吃不饱,谁会理会林子里的野兽呢?巴不得它们没吃的跑下山呢,可现在不一样了啊。”
陈灼灼说到现在不一样了,语气里满是自豪。
她站在家里,隔着篱笆朝着村子看去。
自从夫君走后,村子里的路也向两侧拓宽了不少。
原本分寸必占的村民,都会将菜苗栽在家门口,占据半丈宽的土地。
但因为他们现在忙着在别处挣钱,不必省那几个小钱,再加上路修好了,大家家里添置的牛车驴车也更方便通行,节省了力气和时间。
所以当陈灼灼说要拓宽重建村里的路面时,全村没有一个人反对,连夜将屋前占据的土地让了出来。
“现在确实不一样了。”
陈娇娘视线落在村口那一大片作坊上面。
第一批重碧酒已经提取完了。
第二批酿制结束的重碧酒,今日天一放晴,工人们便将其中一些,搬运到酒窖之中封存起来。
剩下的工人们,都在有条不紊的忙活着。
村子里除了要奶孩子的妇人、垂垂老矣的老人还有穿着开裆裤的孩子在欢声笑语里玩乐、摆龙门阵以外,剩下的壮劳力和妇女,全部都在忙着赚钱。
不仅是石林村。
沿着新修的这条山道,自村子通往县城的这一条路上的村民们,下地种植的、进坊做工的、拉犁开荒的
“哪怕亲眼所见,我也从来没敢想过,大家都能过上这种太平安定的日子。”
就连村里以前那些游手好闲的街溜子,有的为了能多吃几口肉、多喝一壶好酒,有的为了能娶上媳妇、老婆孩子热炕头,有了干劲。
在这种情况下,旌阳县防止野兽下山伤害村民,恢复禁止砍伐期的旧俗,于林家来讲,也是一件好事。
并且,极有可能在秋收时,就会发生。
“娇娘姐姐,我听我爹说,有好几家铺子打算往咱们村附近来开分铺,这边的地皮很快就要值钱了,你再支我一千两,我买几块以前荒废的宅院呗。”
以前一千两在村里买荒废的宅院,能买下一个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