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我的科学时代> 第二百七十四章 学术演讲取消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四章 学术演讲取消(1 / 2)

时间定格于1937年7月8日凌晨4:51分。

曾经的历史,如今的现实。

伴随着远方接连不断的枪炮声,象征着全面抗战的卢沟桥事变,终究是爆发了。

准时,准点。

国难降至,混乱来临,余华知道这是一场多么大的浩劫,不过,对北平人而言,这种枪炮声倒是有些习惯了,正如之前因为一匹军马走失而爆发的丰台事件一样,绝大多数北平人已经经历过二十九军和日军之间大大小小数十次冲突,在卢沟桥事变初期仅认为一次小规模冲突,日本人还不会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然而,这一次是——狼来了的故事!

身体的鲜血加速流动,心中传出一股莫名的怒火,余华很冷静的感受着情绪和生理变化,静静伫立数分钟后,待情绪和生理渐渐恢复正常,这才转身离开阳台,回到办公室。

开灯,端坐于桌案前,取出数学笔记本,翻到第188页,余华双眼静静凝视笔记本上的内容,这是初等证明素数定理的研究内容。

静气,钻研。

没有理智的愤怒是无能的表现,余华不会放任自己的主观情绪冲击大脑,进而影响自己的理性思维和目标。

听起来很冷血,但作为穿越者,他必须这么做,他也甘愿这么做。

没有动用思维计算机,只是通过常规方式研究,随着不断钻研深奥且富有逻辑性的素数定理,余华心中那股愤怒感渐渐消失,脑海变得愈发清晰且理性。

经过昨天一整天的研究,氧气顶吹转炉项目方面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作为炼钢主体的托马斯碱性转炉已经研发完毕,三块拼图全部就位。

连续制氧,顶吹送氧,炼钢主体,这是1937年钢铁冶炼领域的炼钢三位一体技术,当掌握三大技术之后,便意味着打开通往亿吨级钢铁年产量恐怖生产力的大门。

平炉炼钢法,对国家级势力而言,生产力上限仅仅数千万吨。

而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年产量上限就能提升到亿吨级,乃至十亿吨级。

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爆发。

七月七日,氧气顶吹转炉技术研发成功。

昨晚十一点半的时候,余华和庄教授再次用凉白开代酒,碰杯痛饮。

当然,大门归大门,亿吨级和十亿吨级的目标仍然太过遥远,余华的要求不高,1940年前根据地钢铁年产量达到十万吨级别,那就足够了。

以根据地目前的范围和人才数量计算,三年搞个十万吨钢铁年产量,已经是极限。

至于三年搞个百万吨级钢铁年产量,余华可没得失心疯,这玩意儿不叫进步,叫跃进。

时间缓缓流逝,天色逐渐明亮起来,来自于西南方向的枪炮声愈发激烈,双方似乎已经打出了真火。

清华园内因为这枪炮声,失去了往日的安静与祥和,不少准备放假回家的学生似乎感受到什么,有些隐隐不安。

今天是清华招考的最后一天,明天全校就会安排学生放假回家过暑假,八月底到校报到。

“素数定理的确很有意思,要通过初等证明的话,必须扭转思维,彻底摒弃高深数学知识的影响,不着急,学术演讲快开始了。”到了上午八点,余华结束短暂的数学研究,看着满桌子的草稿,轻轻点头。

就在这时,忽然,办公室房门推开。

“你小子,昨晚又熬了个通宵?”赵忠尧教授的身影出现,见到坐在办公桌前的余华,微微错愕,询问道。

余华摇了摇头,回应道:“没,我四点四十五起来的,教授,这枪炮声从昨晚上一直响到现在,您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注意身体,千万别熬夜,二十九军和日本人打起来了,准确说是日本人进攻卢沟桥,这是今天报纸,你看看吧,卢沟桥打的非常激烈,日本人似乎要重演丰台事件,夺取北平最后一条对外通道。”

赵忠尧闻言,关心嘱咐余华的身体,接着话锋一转,上前将一张报纸放到余华面前,沉声道:“不知道二十九军能否顶住来自于日本人的压力。”

二十九军顶得住,宋哲元却顶不住。

余华心中一叹,双手拿起这份今天的北平日报,上面赫然写着一栏加粗标题,日寇悍然犯我领土。

本月七日晚十时,丰台日军借口在卢沟桥演习时失落日兵一名,要求入宛平县城搜查,我军以时在深夜不允,日军气焰嚣张,遂向我宛平城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吉星文团,开炮百余发进攻,我军将士予以还击,战斗至此时尚未结束。

“若卢沟桥失守,我北平天津危矣。”待余华仔细阅读北平日报的时候,赵忠尧面容严肃,缓缓给出自己的分析看法:“卢沟桥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毗邻平汉铁路,掌控卢沟桥便等同于掌控平汉铁路,届时,日军将呈现实质性包围平津地区的战略局面。”

赵忠尧虽然是一名核物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