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西斜。
微风开始有了凉意。
沈语觉得有点儿凉,她拢好自己采集得满满一大筐的野菜往回走去。
五味子被她放在最上面了。果实颗粒太小,容易被压坏。
路上,有眼尖好事的村民们看她背了一筐东西,凑上前去,发现是一堆味道很难吃的野果,于是撇撇嘴又离开了。
沈语不予理会。
回到家中,家里静悄悄的。
沈语把采摘的五味子和清明菜摊开晾干。
中药材都是要炮制的,她没有学过专门炮制药材的方法,只能先行晾干,等她去了药铺,看看有没有办法学到炮制药材的办法。
“嘎吱”刘氏推开了大门。
一眼就看到婆婆在院子里晒野菜。
“娘,这段时间野菜多,不用晒菜干了吧?”
“你回来得正好,给我搭把手,只晒五味子和清明菜,这两份菜晾晾水分,我明天带到镇上去卖。”
“娘,这五味子也能卖呢?”刘氏并不知道沈语想要卖到药铺,只以为婆婆要去镇上卖野菜,这个时节,镇上人也有来乡下挖野菜的,只是要来回走两三个时辰,所以来挖野菜的人还是少,有好那一口的人就会专门去集市去买野菜吃。
“还不确定,去碰碰运气。”沈语把上午挖到的婆婆丁也拢了出来,准备晾晒一下,既然婆婆丁也有药用功能,索性一起拿去药铺碰碰运气。
刘氏听了婆婆的吩咐,随即就上手帮婆婆一起晾野菜,她把筐里最上面的五味子和清明菜找出来,一字排开,摆放成整整齐齐的小方块。
沈语看了大儿媳这利索的动作,暗暗点头。
“剩下的蒿子待会跟面和一起咱们今天烙饼吃。”
沈语当然想吃饺子了,只是她现在一时半会没有合适的理由拿出猪肉,只能退而求其次,找系统换袋面粉,做成饼吧。
沈语去自己房间,从系统商城兑换了一袋面粉。
“兑换-面粉,花费积分1积分。”
“余额9积分。”
她估摸着重量,在盆里装上差不多七八百克的面粉,加上中午剩下的一半鸡架,晚饭肯定够吃了。
又换了四十个柴鸡蛋,花了1积分。
现在还剩下8积分了。
中午她在橱柜里拿鸡蛋的时候,看见鸡蛋还剩下十几枚了,已经确定多吃鸡蛋让全家人补补蛋白质,她自然不会吝啬鸡蛋,所以她这次直接补了一波货,现在有五十多枚鸡蛋了。
沈语端着面粉和三枚鸡蛋去了厨房,刘氏正在摘洗蒿子。
两个人在厨房里忙活起来。
洗净蒿子,把蒿子切成丁,打两个鸡蛋,搅拌均匀,加水加盐倒入面粉,揉成一个面团。
揉这种大面团很需要力气,沈语揉累了就换刘氏来揉。
揉好了面团,把面团压扁,沈语又挖了一勺猪油,放进压扁的面团包起来,再继续用力按揉面团。
加入了猪油的面团做成的饼子会更加酥脆。
把揉制好猪油的面团分好几个饼剂子,擀平,在陶炉上小火慢煎着,直至两面金黄,就可以出锅了。
再把中午剩下的一半鸡架,一并炖好。
还剩下一枚鸡蛋,沈语打算做个鸡蛋羹。
拿个碗放入鸡蛋液搅匀,加入盐,再加入一丢丢的水,陶炉里加水,放三根筷子做蒸架,把鸡蛋羹放在架子上蒸熟。
这碗蛋羹是她专门给老二做的。
从原身的记忆得知,老二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老三,原身是很不舍的,但是当时家里的条件不允许同时供两个人读书。
再加上原身的丈夫宋濂说过老二“颖悟过人,但非正道”,一身聪明劲都用在别的地方了,而不是老老实实做八股文,在读书这方面,老三要更有天赋一点。
因此原身就同意了老二不再读书的要求,转而对小儿子读书极力供养,寄予厚望。
只是老二这个人,也就因此钻了牛角尖,觉得母亲时常忽视他。
实则是老二自从不念书就去了镇上给人跑腿、扛大包、代写书信,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过,但他这人要强的很,不与家里人诉苦,只说好的,从不报忧。
尤其是在他给家里的钱从每天一两文再到每天八九文之后,原身就更加认可宋濂说的话,老二确实聪明,不读书了能赚不少钱。
她偶尔也想关心下老二,但是都被别扭的老二推拒了。
久而久之,两人的关系就变得很一般了。
宋语知道,老二对这个家还是很有感情的,从他现在还在给家里打工赚钱就知道了。
只是他不善于表达。
在宋语那个年代流行一句话,生在中间的孩子最不受父母重视。
大孩子跟父母待得时间久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