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太夫人虽然还是看王蕙兰不顺眼,但没了以前的那种愤怒。
她还关心地问道:“以后你留在京里还是回平阳府?”
王蕙兰回答道:“目前不知,我师姐另外一个弟弟一家要来京,过了年我陪我师姐去南方转转。”
薛太夫人知道儿媳的师姐另外买了宅子,她好奇问道:“是聂家来人?你想嫁到聂家?”
王蕙兰说道:“没有,师姐的弟弟孩子都有了,我们如亲兄弟姐妹。至于嫁人,我目前也没考虑。”
薛太夫人之前想让儿媳过继一个,儿子也有个香火,可是儿媳不愿意回娘家了。这次儿媳回来是想薛家出具放妻书,她死咬着不同意,是长媳说长子同意,她无可奈何。
等长子回来再商量,还得给小儿子过继一个,人选让长子挑选。
想到这薛太夫人又看王蕙兰不顺眼了。
“你王家好歹也是大户,别和那种商户人家走得太近,让人看低了你。”
王蕙兰心里想,要是婆婆知道师姐嫁的王家是哪个王家,还敢不敢说这个话?
“谁看低那是谁没眼力架,反正我王家不会看低。”
她含笑告辞。
婆婆比较蠢,没必要和她计较。
王蕙兰嫁到京里也快十年,对京城熟悉,她要去锦裳纺。
天气逐渐冷了,她给自己还有师姐母女,还有聂灵萱定了几件皮裘斗篷。
刚进锦裳纺,看见姜夫人和一夫人说话,看她脸上殷勤巴结的笑,就知道对方身份不低。
再看和她说话的人,是户部尚书的长媳邓钟氏,也就是钟翰林的长女。
姜夫人看见王蕙兰,脸上有些尴尬,但也含笑迎上来,“薛四太太来了。”
目前王蕙兰还是薛家寡妇。
王蕙兰也不喜欢姜夫人,但伸手不打笑脸人,她微笑点头,“来取定好的斗篷。”
她眼神余光看见邓夫人看见她皱了下眉,眼里满是鄙视。
王蕙兰心里不禁好笑,她娘家闹出那事,她亲娘是那种玩意,哪有脸鄙视别人?
她也知道是因为她和师姐的关系,邓夫人才会对她如此。
她和邓夫人彼此都知道,没打过交道,她也不会上赶着和她打招呼。
姜夫人还算有些眼力架,她对比她强的人知道惹不起躲得起,薛四太太她惹不起,邓夫人更惹不起,找个理由走了。
邓夫人之前一直是女眷里受捧的人,不会和低俗的王蕙兰交往,招呼都不打,直接走了。
王蕙兰压根不在意,不是一路人没必要在乎她们脸色。
拿了斗篷去到师姐家,说了遇见那两位的事。
“师姐,她们是不是有什么想法?我今天回薛家,听大嫂说皇上十二岁了,皇后人选还没定下来。姜家和邓家都是有十二岁左右的女儿,会不会有此打算?给女儿买最贵的皮裘,那是有所图。”
王太太说道:“想也白想,姜夫人或许只敢想妃嫔位置,邓家要是以前没准还能搏一搏,现在?妃嫔都不可能,更何况后位。”
王蕙兰是知道师姐夫是王太后的堂哥,还是唯一亲近的娘家人。
她以前还想师姐的大女儿会不会有这造化,师姐说绝无可能,血缘太近。
一下想到聂承平的长女,如今十三岁,还有聂承安的长女,十一岁,师姐夫让聂家兄弟一家都来京城,会不会从聂家人里挑选?
她没问师姐,在别人眼里聂家是个商家,压根不够身份。
“要是快的话,承安他们一个多月也就能到,天冷又有女眷和孩子,年前总会到。”
王太太说道:“你师姐夫做事,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不管了,反正他会安排好。”
她知道丈夫没有那么任性,很多都是太后安排,但对外只能这么说。
王蕙兰问道:“香香哪?”
王太太回答:“后面跟着她们玩呐,周家女子从小练武,大志媳妇让香香站她手上,教她平衡。她有经验,说她女儿从小也是这么教的,我也不管了,正好清静清静。”
王蕙兰和王太太都是五六岁才开始学,不像周氏,她说她娘家女孩会走路就会单脚站立。
“今天何夫人没过来?”
“这几天都没过来,何大人回来了。”
王蕙兰没见过何文彦,有些好奇,“何大人是什么样的人?”
王太太笑了,道:“你师姐夫说有点呆,不如他兄弟。循规蹈矩,说话死板。我从周氏那套出话,何大人只会向着他娘和他妹,以前何家全靠莫家帮衬,何夫人为此累得大病一场,想明白了才撒手不管。让我说就不能惯着,不然婆家好了是男人有本事,不好的全是媳妇的不是。”
王蕙兰同情莫氏,“难怪她和娘家合作从不提何家,填不完的窟窿。薛家这点好,我婆婆从不贪图儿媳的陪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