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都说到这儿了,孟氏便说出了想要替儿子聘娶清霞的想法:“婶子,刘家妹子,我一见到清霞就觉得喜欢,想替我家孟奎求娶清霞。”
“你们放心,我只有孟奎一个儿子,清霞过门后,我把她当自己家闺女。孟奎在县里买了间小院子,以后去了县里,把家交给清霞,我就能跟婶子一样享儿子媳妇的福了。
刘氏就等着孟氏提呢,当下一拍手:“这可巧了,不瞒孟家姐姐,我也挺喜欢孟奎,能得这么个能干的女婿,是我们家的福气。清霞还小,日后还辛苦姐姐多教教她。”
屋子里三个女人聊得火热,只可怜了孟奎,经过多番努力,才勉强通过周大伯父子的考验。
至此,这门亲事算是定下了。
孟氏母子留在周家大房吃过午饭,才欢欢喜喜地回了家。
孟奎第二日便和陆承泽一起回了县里,一路上两个人心情都很好。
陆承泽喜的是,清荷难得地对他情意外露,孟奎喜的是,顺利和看上的姑娘定了亲。
原本孟奎这次是想把孟氏接到县里去,哪想有这样的意外之喜,孟氏暂时不想去县里了,她得留在家里把儿子的亲事办妥当。
三月初五这天,万氏终于出了月子。
李氏说她生前两个孩子时亏了身体,非要让她坐够五十天的月子把身体养回来,整整五十天不能出门,可把万氏给憋坏了。
万氏出了月子,元宵她能自己带,杨九娘还跟着韩忠一块去卖酸辣粉,把清荷换了回来。
清荷在家休息了两天,养足了精神,一头扎进后山的小花园。
山坡上去年秋天种下的果树都活了,白色的梨花,粉色的桃花,就连柑橘树也长出了满树绿油油的叶子。
这样看来,不出意外的话,后年便能吃上自家的果子。
移植的果树第一年最好不挂果,让果树养养,以便来年能结更多更好的果子。
更让清荷惊喜的是,撒下的草籽也活了,石板路两旁皆是绿茵茵的草地,草地旁修着花池,里面的花有的开得正好,有的正储存着美丽蓄势待发,想要惊艳春天。
这副生机勃勃的景象激起了清荷的童心,想要再次体验一下小时候的乐趣。
小时候在农村外婆家,她常跟着一群孩子漫山遍野地跑,挖折耳根,摘野菜,掏鸟蛋。
到了饭点,外婆站在屋外的田埂上,扯着嗓子喊两声,不管她在附近哪里玩,都能听见外婆的声音。
只要一听到外婆喊她,她立马拿着当天的成果飞奔回家。
回到家里,外婆一边给她打水洗手洗脸,一边数落她跟个男孩子一样皮实,说她再不听话就要挨揍。
然而其实,外婆从未打过她,后面读书去了城市里,她无数次地梦见那时的场景。
那是她物质最贫瘠的时候,也是她觉得最快乐的时候。
自从来了这里,她一门心思只想着怎么挣钱,错过了去年春天。
所以说,今年春天说什么也不能再浪费。
清霞上午没空,下午才有些空时间,清荷就叫了金婆婆一块去寻野,论做吃的,金婆婆可比她更专业。
老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这年头的山没有被人为破坏,各种植物种类多,动物的食物链完整,当然能吃的野菜也更多些。
清荷和金婆婆各背了一个先背篓,拿着小锄头,往山边走去。
路上清荷看见不少折耳根,用锄头一挖,白生生,嫩闪闪的,拿回家凉拌,可是一道难得的美味。
出来挖野菜的人不多,村里人不稀奇这东西,只要不是闹饥荒,大伙不爱吃这些青青绿绿的菜叶子。
本来肚里就没油水,再吃这些野菜,肚里烧得慌。
折耳根,荠菜,灰灰菜,野葱,地里头的野菜还真不少,清荷认识的种类不多,她也就是小时候才摘过这些。
金婆婆认识的野菜多,她挖了好些清荷不认识的野菜,金婆婆一边挖还一边跟她讲,这些菜要怎么做才好吃。
清荷再一次庆幸自己眼光好,选中了金婆婆这么个人才。
没什么人挖野菜,因此便宜了清荷和金婆婆,回家的时候,两人的背篓里,都装了大半背篓野菜。
她记得自家后面的山坡上,还有一颗香椿树,一会回去摘点嫩香椿叶子,炒鸡蛋吃。
当天下午清荷和金婆婆将挖来的野菜,一一归类,自家留下一份吃,给大房送去了一份。
清洗野菜的时候,李氏搬了个小凳子,帮着一块洗,边洗边说她小时候跟人抢野菜打架的事。
洗到折耳根的时候,李氏惊道:“金妹子,你怎么把这东西也挖回来了,这东西是臭的,不能吃。”
“老太太,那是姑娘挖的,姑娘说她喜欢吃。”金婆婆是吃过折耳根的,这折耳根也叫鱼腥草,味道和气味都较为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