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年夜饭也不是真的晚上才吃,而是下午三四点就开吃了。
糖馅的送灶粑粑等过了今天,大家就能吃了,主打一个既供奉了、又不浪费,这年头,大家的日子都不富裕,能吃到送灶粑粑,有时候比过年还让小孩子们开心。
她一时间有些移不开眼睛。
农村现在还没通电,平时奢侈一点的电器也就是录音机,录音机里可以放卡带,农村的小年轻们特别喜欢。
“爷爷、奶奶、二叔!”小妹见他们在门口,直接甩开腿跑了过去。
等吃了早饭,秋火明提着篮子,给爷爷、奶奶家也送了一些送灶粑粑过去,他们回礼,他又拿回了一些。
今天的天气不错,但是空气迷蒙,一到冬天,这空气就不大清澈,客厅里,放着一个火盆,火盆里装的是煤炭,将室内烘的暖洋洋的,火盆是陶罐材质,上面放着一个搁脚的架子,平时也可以用来暖脚。
大多数农村的老年人,怕是都不知道电视是什么。
只听过有这么一个东西。
陈素娘从厨房间探出头来,“妈,你就跟爸留在客厅看电视吧,这点活,我一个人就行……”
奶奶回了一句,“欸,我就瞅两眼,晚上不是还要看么……”
她移开目光,快步回到了厨房。
秋火明看了看她们,干脆将拖线板拿到院子里,把表妹写作业的小桌子放在院子里,将电视给抬了出来。
这样从厨房间的窗户里就能看到电视,客厅里也能看到院子里,他把二叔的椅子往前挪动了一下,这个视角刚刚好。
院门口的几个孩子,一开始还老实待在门外,一个不留神,全都溜进了院子里,靠在墙角,一个个盯着电视,挪不开脚。
小妹干脆抓了瓜子出来,一人分了一些。
几个小孩子没多久都跟小妹熟稔了,院子里传来她们的说笑声。
爷爷也走到房门口,搬了个小板凳,他敲了敲烟袋,从兜里拿出一包烟丝,捏了一些拿在手上,一边吩咐秋火明,“火明啊,把家里的对联也贴了吧。”
“好嘞。”贴对联这事,秋火明早就收到风了。
当即拿了对联,还有提前备好的浆糊出来。
爷爷他们住的这房子,荒芜了一段时间,爷爷一家人搬过来住,这是头一个新年,门上空荡荡的。
大妹负责看对联摆的正不正,秋火明拿着对联先在背后刷了一层浆糊,跟着作出要贴的姿势。
“哥,上面朝左来一点点……多了、多了,再回去一点,欸,好了!”
秋火明眼疾手快,将右侧的贴了,跟着依葫芦画瓢,将左侧的也贴好,横批就简单了,直接贴在门框上方。
院子的门上贴了一个福字,就连那颗枣子树,也贴了一个福字。
等对联都贴好了,整个大院顿时增添了几分喜庆。
奶奶一边洗着菜,一边跟陈素娘唠嗑:“你们可要多来来,你看这大过年的,火明他们一来啊,就热闹了,我这心情啊,甭提多舒坦……”
陈素娘笑道:“这几个孩子啊,一个个都跟猴似的,闲不住……”
“可惜三姑娘不在,要等初二才能回来了。”
“我家大姑娘也是啊,初二才能回来。”
婆媳间相处融洽,在厨房间,一边备菜,一边闲聊,还能时不时抬眼看看电视。
中午到了,家里人也没人吃饭,饿了就去饭桌上吃点炒米糖,或者拿个香蛋。
没过多久,电视被爷爷强制关了,那帮孩子这才散了。
“这晚上还要开,咱这大白天的,就别看了,不然看坏了咋整……”
快三点的时候,陈素娘在厨房里喊了一嗓子,“火明,去放鞭炮!”
“好嘞。”一听这话,秋火明就知道,年夜饭准备上桌了。
他放下手里的书,从屋角拿着篮子走了出去。
篮子里是三姑提前备好的鞭炮跟“大地雷”,长长的一挂鞭炮摊开,小妹跟了出来,跃跃欲试,“哥,给我来点火……”
大妹早就躲在一边了,她伸手捂住耳朵,看向这里。
秋火明将火柴递给小妹,跟她一起蹲下来。
“噗呲”一声,火柴着了,小妹伸手将它凑近鞭炮的引信,“呲……”黑色的引信闪着弧光迅速向后褪去……
秋火明一把提起小妹,迅速地退到院子里。
“劈里啪啦!”鞭炮在院子门口弹跳着,烟雾伴随着响声一起,将门口一块地方,炸的无处落脚。
小妹跟秋火明站在一起,她兴奋道:“哥,爷爷家的鞭炮好响,比咱家要响!”
爷爷坐在小板凳上,一边磕着烟灰,一边大声道:“这叫电光炮,你姨舅舅家做的……”
爷爷这把年纪了,这耳朵还这么好使,秋火明甚是佩服。
姨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