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那般辛苦。
历史上,曹操七年后攻陷邺城的时候,还无奈感慨‘燕赵义士何其多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那时曹操的心胸其实还并不强大,因为害怕,他将官渡俘获的七万降卒尽数坑杀。而这一举动,又激起了燕赵百姓对曹军的痛慨。
庆幸的是,刘协便可以史为鉴,避免这一悲剧又一举两得。
想到此处,刘协嘴角不由莞尔。而这时,前方一名锦衣卫士踏破虎贲阵列来到了刘协面前:“陛下,袁绍溃兵已逃入邺城,徐将军大军也已攻破朝歌,还请陛下示下。”
这个消息对于刘协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可他只是再度会心一笑后,却抬头看了一眼天色,下令道:“全军选地扎营,今日行军至此足矣。徐将军那边,只需告知他缓行二字便可,他明白朕心思的。”
这名锦衣卫点头应诺,并未看到刘协身后司马懿和庞统那同时浮现起的笑意。只有徐晃和淳于琼二人,却几乎却一人拉住一个,异口同声地问道:“小友,这又是何故?”
有趣的是,司马懿和庞统的回复,竟然也一模一样:“将军,可否打过猎?”
徐晃和淳于琼同时一笑,又再度齐声回道:“自然。”
可司马懿和庞统两人却又相互看不顺眼了,彼此对视一眼,才各自对着徐晃和淳于琼解释了一番。
这次解释内容较长,两人才终于没有说出一样的话语,但那意思,却是异曲同工
:“如今袁绍便如惊弓之鸟,负伤而逃,我等追之急迫,袁绍必然伤势加重。可问题是,此番我等逼不得已精兵,已然耽搁了不少时日,追之莫及。故此,陛下才会缓而追之,令这负伤之鸟将那惨败绝望带之巢穴,待惊恐之气笼罩邺城,我等再顺势而下,岂非事半功倍?”
徐晃和淳于琼两人默默点头,不由认可了刘协的做法:毫无疑问,急兵追袭俘获或斩杀袁绍,对整个战局是最迅捷的解决方案,但问题是那方案可执行较小且后患颇多。
那时官渡数十万大军混乱一片,根本无法辨别出袁绍位置,追袭更无从谈起。更主要的是,俘获或斩杀袁绍后,也会使得河北大地群龙无首,未待汉室大军一一收拢,各地小势力便会幡然林立。
反倒是这样徐徐图之,虽然费时也费力一些,但对于整个大局来讲,反而才是最稳妥的做法。袁绍坐困邺城,只会得到各地爱莫能助的消息,更加惊恐莫名;而各地郡县因袁绍被困,又只会加速他们投诚汉室,反过来更会给袁绍极大的打击。
如此一来,汉室整个战略非但达到了守则深藏九地之下、攻则高翔于九天之上的战术极致,而在最后的战略上,也深藏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精妙。
就连刘协自己,细细品味这一场大战,也不由内心欣愉。然而,奇怪的是,这名锦衣卫得到君令后并未退下。刘协微一歪头,便开口问道:“是不是还有什么坏消息?”
“陛下明察秋毫,”锦衣卫行礼点头,又缓缓开口道:“袁绍溃入邺城后,当即放出了沮授和田丰二人,令其总揽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