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凡是不是歪理邪说这个不知道,不过赵匡胤发动的陈桥兵变其实是不仗义的,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的夺了柴家的天下。
然而赵匡胤又是仁慈的,他没有和历代皇帝一样。夺了人家的江山就得赶尽杀绝以除后患,因为他怕会有人打着兴复前朝的名义造反。
赵匡胤并没有为难柴家,甚至还对柴宗训甚是礼遇、封柴宗训为郑王,赐予“丹书铁券”。
后赵匡胤建立宋朝,在一块石碑上留下三条遗训,其中有一条就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宋朝的历代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遗训,从柴家子孙与大宋共存亡,在新旧党争当中失势的官员也并没有被杀,还可能会随着政局的演变由罢黜而回到中央。
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赵匡胤履行了作为一个帝王的宽仁本色。
纵观几千年的华夏历史,没有一个帝王能做到如此。满清那位自诩为仁慈圣君的康熙,在得知前明朱家皇子尚在人世的时候,将人家满门抄斩。
当初人面兽心的康熙还在嘚吧嘚的,若找到前明皇帝的后人,
朕必当善待之。
结果有位遗落民间的崇祯皇帝第五个儿子朱慈焕,七十五岁高龄被揪了出来。康熙不但没有实现对人家善待之的承诺,反而下旨将人家全家处死。
相比之下,赵匡胤可以说的上是大度仁慈的典范了。虽然说夺了人家的天下,可并没有为难人家的子嗣。后柴宗训母子被迁往房州,北宋开宝六年逝世,享年20岁,被谥为恭帝。
有人怀疑,年纪轻轻的柴宗训会不会是被赵匡胤偷偷弄死的。这种阴谋论是站不住脚的,古人短寿者比比皆是。上到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许多皇家子嗣都是年纪轻轻的就夭折了,古人平均寿命不过三十多岁而已。
首先赵匡胤若是想弄死柴宗训,完全不必大费周章。一来他不必等这么多年,二来也不必藏着掖着,干脆直接弄死,旁人也不会说些什么,毕竟成王败寇。留着反而成了自己潜在的威胁,鬼知道后世会不会有人打着柴家的幌子,反了他老赵家。
再者说了,柴宗训死后,柴家继续享受朝廷给予的特殊待遇。到了赵祯这一代,柴家受到的礼遇更重。
相反,在得知柴宗训病逝之后
,赵匡胤闻之震恸,素服发哀,辍朝十日,谥曰“恭皇帝”。
扯这么多,石小凡无非就是想告诉耶律宗真。你投降了我大宋,就和柴宗训一样,你虽然丢了江山。可你不必为朝堂之事烦琐,也不必为争名逐利而操心。你可以混吃等死,逍遥快活的做你的契丹王。
石小凡接着又道:“只要陛下肯投降,我们大宋便封你为契丹王。在这大辽的土地上,你依旧是你的王。只是,陛下不得拥兵。由我大宋朝廷接管你们的军队,但陛下可保留你们契丹的政治。”
这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橄榄枝了,你耶律宗真如果想掌权。你依然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契丹依旧是你说了算,只是你不能在拥有军队。
耶律宗真犹豫了一下:“然朕依旧是亡国之君,有何面目面对列祖列宗。”
“陛下杀身成仁也是亡国之君,我们大宋一统天下之心不会变。”石小凡有些咄咄逼人。
耶律宗真沉默,无论如何是都改变不了亡国的事实了。那么,他是就这么投降呢还是玉石俱焚呢。
如果自己反抗,史书上不过还是留下了亡国之君的名声。如果投降,投降会不会
是耻辱呢?
那个柴宗训,好像并没有谁说他什么。世人对于柴家的评价,似乎也没有什么歧意。难道说,真如这个败家子所言,自己做个混吃等死的契丹王。
这确实很诱惑,做了契丹王,耶律宗真依旧可以享受无极富贵。更重要的是,他不必为政务烦恼。他的子孙后代也和大宋的国运绑在了一块儿,只要在宋王朝的庇佑下,他的家族依旧可以繁衍昌盛。
看到耶律宗真犹豫,石小凡继续推波助澜:“陛下三思,大宋一统九州势在必行。将来不止是你大辽,什么西夏、大理、吐蕃交趾,都会臣服与我大宋脚下。识时务者为俊杰。只要陛下答应,臣保证,陛下的契丹王世袭罔替,朝廷也会如待柴家人一样。丹书铁券世袭罔替。陛下依旧是契丹的王,您还可以继续住在您的皇宫。”
耶律宗真浑身一震:“什么,你、你的意思是说,朕还可以继续住皇宫?”
石小凡点点头:“只不过,陛下的皇宫该该上一改,唤做王宫而已。”
“陛下,万万不可。皇与王一字之差,则为人鱼肉。我大辽绝不屈服,臣等甘愿死战到底!”右宰相耶律大
智。
石小凡冷笑一声:“耶律大智,你之所以不肯降我大宋,恐不是为了一身忠烈,。而是存有私心吧。”
耶律大智一惊:“胡、胡说,老臣一生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