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第13章 朱元璋:他们说咱不召回黄子澄,就是昏君!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朱元璋:他们说咱不召回黄子澄,就是昏君!(1 / 2)

朱允炆喘着粗气,“我大明疆域辽阔,然若一味穷兵黩武,试问何时是个头?”

“百姓渴望安宁,国库又怎能无休止地支撑那百万大军的连年征战?一旦库银告罄,边疆粮草匮乏,我大明拿什么来阻挡敌人?”

语毕,他冷笑连连:“到那时,恐怕你口中的尊严与真理尚未见到天日,敌人已兵临应天城下。”

朱允炆冷哼,心中不爽急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我中原自当以宽广胸怀,推行仁政,以德服人,吸引四海蛮夷。”

“如此一来,四方归心,尽纳我中原版图,岂不美哉?”

一旁静观其变的李景隆忽地咳嗽一声,打断了朱允炆,眉宇间透露出几分不悦,正欲言语。

未料朱允熥抢先开口,眼神冷静地注视着朱允炆:“二哥也想步黄子澄后尘吗?”

此言一出,无疑是在提醒朱允炆,前车可鉴。

果不其然,方才还滔滔不绝的朱允炆顿时噤声。

李景隆疑惑地望向朱允熥,见对方朝自己使了个眼色,恍然大悟。

李景隆清了清喉咙,爽朗道:“今日的课业就到这里吧,二位殿下是否要在府上用过膳再回宫?”

朱允熥揉了揉瘪瘪的肚子,点头应允。

一旁的朱允炆则侧身,不满地咕哝了一声。

一顿气氛略显尴尬的饭后,朱允炆几乎是冲出门外,离开曹国公府,满腹心事地返回了马车之中。

在曹国公府的大门前,本无须亲身相送的李景隆,又一次伴着朱允熥缓缓步出府邸。

“允炆言之有理,吾辈身为武人,却不可一味崇尚武力征伐。”

此刻的李景隆,真心实意地将朱允熥视作门生来教授,心中的帝王师梦也悄然淡了几分。

他满眼欣慰,紧紧盯着朱允熥:“但见你既通晓军事阵列,又心怀仁政王道,我这颗心也就安定了。”

话音刚落,他的目光转向远处街道上静候的马车,下巴微扬:“回宫吧,明日还得继续教你练兵之道。”

朱允熥恭敬行礼,而后在李景隆满含赞许的眼神注视下,身影渐渐远去。

一踏入东宫范围,朱允熥刚一下马,便见朱允炆匆匆向宫内跑去。

他心中正疑惑间,宫墙深巷之中,一名小太监急匆匆赶来。

“允熥殿下,陛下召您即刻前去。”

朱允炆刚迈进东宫门槛,耳边飘来的那句话,让他悬在半空中的脚一顿。

他脸上掠过一抹阴云,皇爷爷居然只召见了朱允熥,对他连半句提及也没有。

他偷偷地往回瞄了一眼,渴望看清来者的模样。

可偏偏就在他转身的瞬间,正好与朱允炆那双眼睛对了个正着。

“二哥,一起去吗?”朱允熥嘴角一扬。

“……”

朱允炆心头涌上一股微妙的尴尬,干笑声中透着几分勉强:“哎呀,突然想起还有功课没完成呢,你赶紧去吧,别让皇爷爷久等了。”

皇爷爷是疼爱他的。

他才是皇爷爷最宠爱的孙子。

言罢,朱允炆强忍心中的酸楚,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昂首阔步踏入东宫。

望着朱允炆那纯真无邪的背影,朱允熥轻轻一笑,这才转而望向匆匆赶来传话的太监。

在洪武年间,太监几乎是隐形的存在。

宫门高悬的铁牌上,镌刻着“内臣不得干政,违者斩立决”的严厉警告。

这使得洪武时期的内侍们,别说插手国事,就连与外朝官员交谈都被严令禁止。

这位前来传话的太监年纪不大,也就三十多的模样。

感受到朱允熥的目光,他连忙俯身行礼:“殿下,陛下在等您。”

朱允熥微微颔首,目光转向身刘远:“你们是返回羽林卫营地,还是留在东宫这里?”

刘远立即抱拳应道:“指挥使今日有令,属下从此便专属殿下,虽然名义上仍在羽林卫编制,但实际上一切调度皆由殿下决定。”

他也有手下了。

朱允熥不由得轻叹一声,说道:“其他人就请先前往东宫吧,你随我一道前往中极殿。”

言毕,未等刘远等人的反应,朱允熥已率先迈步,直奔中极殿而去。

来到殿门之外,朱允熥尚未踏入殿内,却见几名朝中官员面色忧虑,自殿内缓步而出,一路摇头低叹,显然心事重重。

一旁的传旨太监见朱允熥驻足沉思,便悄然靠近,低声细语道:“殿下,这些人是为那位被贬至开平卫的大人求情的。”

“嗯?”

朱允熥双眸一亮,语含深意地道:“看来黄子澄在朝中人脉颇广,朋友不少嘛。”

那太监不敢接话,只是一笑,引路至殿门前。

“殿下,陛下与太子殿下均在殿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