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心血来潮
在幸福村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李建国和王小的故事就像一首跌宕起伏的交响曲。 王小和李建国自幼一起长大,同窗数载,既是伙伴也是对手。当初竞选村干部时,两人都怀揣着为村子谋发展的热情,使出浑身解数。然而,最终李建国成功当选,王小则遗憾落选。这一结果让王小心中颇为不服,从此对李建国看不上眼,总是想方设法挑错,只要有机会,他必定会跳出来。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微风轻拂,村里的桃花、杏花竞相绽放,将整个村庄装点得如诗如画。李建国正组织村民们修建一条新的灌溉水渠,以解决农田的灌溉问题。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汗水湿透了衣衫,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希望和喜悦。 就在这时,王小出现了。他双手抱在胸前,嘴角挂着一丝冷笑:“李建国,你这修水渠的法子能行吗?别到时候白忙活一场。” 李建国抬起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平静地回答:“王小,咱们试试看,这都是为了村里的庄稼能有好收成。” 王小哼了一声,转身离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村里的各项事务在李建国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王小,虽然总是挑刺,但也在暗中较劲,想要做出一番成绩来证明自己。 一天,王小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了一位植物专家的消息。他心血来潮,决定亲自去把专家请来,为村子的发展出一份力。这在当时可是件轰动的大事,毕竟在这个相对封闭的村子里,请来专家是以前没人敢想也没人做过的事。 王小带着满心的期待和忐忑,踏上了前往专家所在地的路途。一路上,他换乘了多种交通工具,穿越了山川河流,历经了无数的艰辛。 终于,在一个幽静的小镇上,王小见到了那位植物专家。专家名叫林正,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眼神中透着智慧和温和。 王小诚恳地说道:“林专家,我们幸福村急需您的帮助,希望您能跟我走一趟。” 林正被王小的真诚所打动,决定前往幸福村看看。 当王小带着林正回到村子时,村民们都围了过来,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王小得意地看着李建国,仿佛在说:“看,我也能为村子做大事。” 在林正专家的指导下,王小提出了建楼的想法。他觉得村子要发展,就得有现代化的建筑,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 “咱们不能总是守着那些破旧的土房子,要建高楼,让村子有个新面貌。”王小在村民大会上慷慨激昂地说道。 然而,这个提议却引起了争议。 “建楼得花多少钱啊?咱们哪有那么多资金?” “这能行吗?会不会破坏了村子的原有风貌?” 李建国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王小,建楼不是一件小事,咱们得综合考虑村子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需求。” 王小却不以为然:“李建国,你就是胆小怕事,不敢尝试新事物。” 尽管反对声众多,但王小心意已决,他决定先从小规模的试验楼开始。 施工的日子里,王小天天守在工地,监督着工程的进展。可问题接踵而至,资金短缺、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施工人员技术不熟练……每一个问题都让王小焦头烂额。 就在王小为建楼的事情烦恼时,他又突发奇想,要搞一个植物工厂,种菜、种庄稼、种水果,凡是能种的他都想种。 “专家能在沙漠种水稻,咱们为什么不能在村里搞个植物工厂?”王小雄心勃勃地对村民们说。 李建国听到这个想法,皱起了眉头:“王小,咱们得一步一个脚印,不能盲目跟风。” “你就是怕我成功,李建国。这次我一定要做出个样子给你看。”王小倔强地说道。 于是,王小开始四处筹措资金,购买设备,招募工人。但事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顺利,植物工厂的建设遇到了重重困难。 技术难题不断出现,种植的蔬菜和水果不是长势不好,就是遭遇病虫害。工人对新设备的操作也不熟练,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王小心急如焚,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 而此时,村里的一些风言风语也传了出来。 “看王小折腾的,这下可好,浪费了那么多钱。” “他就是跟李建国较劲,根本不考虑实际情况。” 面对这些压力,王小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李建国站了出来。 “王小,咱们一起想想办法,不能让这个项目就这么黄了。”李建国说道。 王小惊讶地看着李建国,心中五味杂陈。 两人坐下来,认真分析了植物工厂存在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李建国利用自己的人脉,请来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种植技术;王小则重新调整了管理方式,提高工人的培训质量。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植物工厂逐渐走上了正轨。种植的蔬菜水果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开始有了收益。 王小终于意识到,自己之前一味地和李建国较劲是多么幼稚。 “建国,以前是我不对,我不该只想着跟你争。”王小愧疚地说道。 李建国笑着拍了拍王小的肩膀:“咱们都是为了村子好,以后一起努力。” 从那以后,王小和李建国携手共进,为幸福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们一起规划村子的未来,建设新的学校,改善医疗条件,发展乡村旅游。 春天,村子里花香四溢,游客们漫步在田间小道,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夏天,绿树成荫,孩子们在新建的操场上尽情玩耍;秋天,金黄的麦浪随风翻滚,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