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宁安站在边关的城墙上,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她身着战甲,长发被束在脑后,英姿飒爽。
士兵们见到宋宁安亲临前线,士气大振,纷纷挺直了腰杆,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宋将军,您看那边的敌营,他们似乎正在调动兵力。”一名副将指着远方说道。
宋宁安凝视着敌营,沉声分析道:“他们这是在虚张声势,试图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传令下去,加强东面的防御,但不要放松其他方向的警惕。”
“是,将军!”副将迅速领命而去。
宋宁安转身,对身边的谋士道:“我们不能只被动防守,必须主动出击。传令下去,挑选精锐骑兵,准备夜袭敌营。”
夜幕降临,宋宁安率领一支精锐骑兵,悄无声息地接近敌营。
她亲自指挥,利用地形优势,巧妙地避开了敌人的巡逻队。在银白色月光的映照下,宋宁安的战甲闪烁着寒光,她的眼神坚定而冷静。
“准备,放箭!”随着宋宁安一声令下,箭雨如蝗虫般飞向敌营,顿时引起一片混乱。
趁着敌人慌乱之际,宋宁安带领骑兵冲入敌营,如入无人之境。她挥舞着长剑,每一剑都准确无误地击中敌人要害。
经过一夜的激战,敌军终于溃败,四散逃窜。
“宋将军,您真是我们的守护神!”一名士兵激动地喊道。
宋宁安目光坚定:“这只是开始,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万万不能懈怠。”
“是!”将士们整齐划一的回答道。
边疆击退敌军骚扰后,谢怀在后方稳定军心,宋宁安和谢怀二人共同商议下一步的计划,确保边疆安全。
“宁安,你认为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动?”谢怀倚在桌边,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脸上带着几分玩世不恭的笑意。
宋宁安转过身,目光如冰刃般锐利:“敌军虽败,但其心未死。我们需加强边防,同时派出斥候,探查敌军动向。”
谢怀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你总是这么冷静,我亲爱的将军。那么,你打算如何加强边防?”
“我打算在边关各要塞增派兵力,同时修缮城防,确保万无一失。”宋宁安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谢怀轻笑一声,站起身来,走到宋宁安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那就依你的计划行事。不过,我有个提议,我们不妨在边疆开展一些商贸活动,这样既能促进边疆的繁荣,也能增强边民对我们的支持。”
宋宁安微微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你总是能想到我想不到的地方。”
谢怀轻轻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得意:“那当然,毕竟,我可是你的贤内助。”
宋宁安轻轻抽回手,转身望向窗外,边关的夜色如墨,但她的心中却有一丝温暖:“那就这样决定了,明日开始着手准备。”
谢怀走到她身后,轻轻环住她的腰:“宁安,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在你身边。”
宋宁安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说:“我知道。”但她的声音中,却有着不易察觉的温柔。
……
崇庆帝坐在御书房内,眉头紧锁,手中把玩着一枚玉玺。他刚刚得知四皇子在朝堂之上多次诋毁宋宁安,心中甚是不悦——老四的心思太明显了。
他并未轻信四皇子的话,而是派出亲信大臣,前往边关探查真相。
“陛下,臣已抵达边关,亲眼目睹了宋将军的英姿。”亲信大臣跪在崇庆帝面前,恭敬地报告。
“哦?说来听听。”崇庆帝放下手中的玉玺。
“宋将军在边关,不仅深得军心,更令敌军闻风丧胆。她亲自指挥夜袭敌营,大败敌军,将士们无不敬佩。”亲信大臣详细描述了宋宁安的英勇事迹。
崇庆帝听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朕就知道,宋宁安不会让朕失望。四皇子所言,看来是别有用心。”
翌日清晨,早朝。
崇庆帝在朝堂之上,面对着满朝文武,面色严肃。他首先提到了四皇子对宋宁安的指控,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
“朕听闻,四皇子在朝堂上多次对宋宁安将军进行无端指责,甚至企图抹黑其功绩。”说到这里,崇庆帝看向四皇子,挑了挑眉。
四皇子心中有鬼,赶紧低下头避免和崇庆帝对视。
“朕已派人查证,宋宁安在边关的表现,实乃国之栋梁,军之楷模。”崇庆帝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显得掷地有声。
朝臣们面面相觑,他们知道,崇庆帝的这番话,意味着四皇子的阴谋已经败露。一时间,议论声四起,对宋宁安的评价开始发生转变。
“宁安不仅在战场上英勇善战,更在军中深得人心。朕决定,为她正名,恢复其名誉,并给予相应的奖赏。”崇庆帝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宋宁安的赞赏。